何明新 - 香港仔鴨脷洲——街三板 | 猛料阿Sir講古

  到不同地方旅遊,在有河道的地區,總是有遊河泛舟等活動,如參加旅行團,更多是自費項目。這些過往多是當地人一種交通工具,但隨着地區發展和興建橋樑技術提高,這些過往的水上交通工具,便成為消閒和旅遊項目。

  在香港,因有很多離島,橫水渡/街渡(艔)這種小型渡輪,載客量較少,主要提供短程的水上客運服務,往返大嶼山、坪洲、長洲、南丫島及其他離島等偏遠島嶼,輔助一般渡輪服務。除為當地居民提供出行服務外,也是香港特色之一,吸引很多特別是深度遊的旅客專程使用和打卡。

  街渡由運輸署發牌及監管,現時香港共有70多條固定的街渡航線,一般使用載客較少的機動船隻。唯獨在香港仔避風塘,行走香港仔海濱及鴨脷洲大街的街渡是使用機動舢舨(又稱三舨,是一種中國南方傳統水上運輸的平底木船,因抵受不起大風大浪,不能遠洋航行)。三舨不但是一小木船,更承載着中國蜑民的傳統和智慧,船內木器漆上閃閃光亮防水桐油也別具特色,掌舵船長與很多街坊乘客都是非常稔熟,閒話家常,更是寵物友善,但為免影響其他乘客,狗狗只可在船頭。

  街渡已行走該水道幾十年,見證避風塘的人和事,由最初人力搖櫓木艇、電船仔到今天摩托三舨,行駛時機器發出「噗嗤噗嗤」聲,劃破海面,人與海非常接近,風帶着海水味輕輕吹過,海水不時被經過的船翻起打入船內,風和日麗陽光普照時,陽光照在海水更勝天空之鏡:下雨行雷閃電時,水天一色,人與大自然融為一體;晨光曦微已見漁船載着漁獲趕往魚市場;夜幕低垂伴着萬家燈火。「望海觀音」孖着海神爺爺在海濱堤岸守護,保佑風調雨順,海永無波、魚蝦大汛、網網千斤和海上安全。

  這5分鐘愉快又美妙的旅程,朝6至午夜,盛惠成人3元、小童半價、長者兩蚊和狗狗免費。

何明新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