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立門 - 粉麵癡 | 慢活時代

麵,不是廣東人每天都吃的主糧,但不知何故我自幼便十分喜愛吃各式麵食。廣東麵的類不多,來來去去都是雲吞麵店那種有鹼水的蛋麵,和用來炒的麵,後者較平民化,用來做車仔麵和豉油炒麵等。還有以前用七彩紙盒盛着出售的伊麵,經油炸的圓形麵餅,外表和價錢都矜貴,第一次嘗到時覺得確是珍品。70年代開始流行即食麵,本來是日本人模仿中式拉麵的產物,但青出於藍,本地牌子「公仔麵」倒過來模仿它,而即食麵或泡麵今天已成為香港人最常吃的麵了。
中國的麵食文化博大精深,但幾十年前我們較常接觸到的外省麵食,就只有「上海麵」,其實是淮揚蘇式麵點的統稱,麵質較幼滑,我最喜愛是肉絲湯麵和葱油排骨麵,做得正宗的麵店會把配料現炒,熱辣辣地澆在湯麵上。還有一種上海粗麵,用來做有醬汁的炒麵或湯麵。半個世紀前父親帶我去幫襯的「三六九」,今天還健在,在灣仔的小店經常座無虛設。
我喜愛有筋道的麵,如京式手拉麵和甘肅的蘭州拉麵,但不太為香港人受落,開過幾間蘭州拉麵店都做不長。最近喜見有蘇式麵食專門店在海港城開業,我覺得還不錯,希望生意可以維持吧。此外灣仔的合和廣場開了間專攻各地麵點的店,立意值得支持,我隨意點了一款夏門麵,海鮮配料很鮮味,下次要去試其他麵種。至於較冷門的外省麵食就要北上深圳去吃了,幸好專賣重慶小麵的「遇見小面」已開到香港,值得大家去試試。
前資深公務員
現任時事評論員
音樂人
楊立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