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達智 - 金枕頭之恥 | 智智樂GO

有關泰國金枕頭榴槤叫人失望再三重演,縱使跟泰國旅遊局諸君關係友善,不得不提醒巿民小心選購,也希望泰國農產品出口部門關注,切莫讓顧客失卻信心,容忍有限度,莫將顧客當水魚!
榴槤粉絲不怕價錢適當地貴,只怕榴槤切開,毫無香氣,榴槤肉質硬若生番薯—正正就是馬來華人叫未熟透榴槤的暱稱,無香無味硬邦邦,叫本來準備開懷暢食的心情失望至極,幾乎拿着「生番薯」回去跟賣方尋仇算帳!
馬來跟泰國榴槤處理極不同,馬來種定必等候熟透,從樹上於凌晨至中午前自動跌落,撞地一刻引致果肉產生震盪化學作用,香氣醒過來,才可食用。
除非個別極品,一般泰國榴槤未熟透便摘下來,付良心的,等候自然熟透。聽聞不少卻利用不自然,甚至無良方法逼熟;出現「生番薯」的情況比比皆是。若身處泰國,除非由當地識途老馬安排優質榴槤,不然碰都不碰!
點解又再自動上吊?
自加拿大回港家人,隨筆者每年7月左右必去的檳城,怡保大嚼榴槤行動歸來,弟婦憶起馬來童年吃過榴槤綠豆糖水,既富榴槤香又清熱解毒;家務印尼姐姐一聽即知,她家鄉泗水亦有相同美食,加入班蘭葉,及在下冰箱珍藏的「老薑」極品榴槤同煮;香氣瀰漫,食後齒頰留香。
弟婦提議:又非新鮮品嘗,煲糖水啫,不如購買價錢略平的泰國榴槤煮用?
經過著名連鎖超級市場,看到大量金枕頭囤積,大字標題超級減價,百多元買回家普通大小的一個,事實不算便宜。誰知打開香氣平平,半個屬「生番薯」,即用另一半煲來試試,熟後味道及質感毫不動容,整煲糖水不了了之。
隔天經過菜市場,眼見又是小山一般堆積的金枕頭,以比超級市場略平小小的價錢買一個回家再試。打開,這次更加慘淡,整個金枕頭毫無味道,肉質全部「生番薯」,簡直氣到爆炸,立即拿回去菜市場跟檔主理論。
回家途中,深感不忿,經過另一著名超市,亦見如小山般堆起的金枕頭,再買一個回家;這個並非無味,而是變壞了的酸餿味;失望無邊,即下決心,從此絕緣這類就算榴槤,也引以為恥,恥與為伍的所謂同類!
鄧達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