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明新 - 「湛江」艦——香港情 | 猛料阿Sir講古

由中國海軍第一艘國產航母山東艦,導彈驅逐艦延安艦、湛江艦,導彈護衛艦運城艦組成的海軍艦艇編隊7月3日起訪港5日。香港湛江鄉親更獲特別安排參觀「湛江」號導彈驅逐艦。
「湛江」可算是香港的姊妹城市,在清朝時擁有同被入侵的命運。1898年,香港新界和附近島嶼被英國強逼租借99年,差不多時候在今天的湛江市,法國海軍艦隊在高州府吳川縣南三都廣州灣登陸,為了與英國人經營的香港免稅港口抗衡,強逼清政府租借包括廣州灣的2100多平方公里土地給他們,當地居民雖奮力反抗,但最終清政府於武力威脅下,於1899年11月與法國簽訂《中法互訂廣州灣租界條約》,將雷州府、高州府、吳川縣兩縣所屬部分陸地、島嶼以及兩縣間的麻斜海灣租借給法國99年,法國把該租借得來的土地統稱為「廣州灣」,受法國管轄,更在此設立免關稅港。當地人更稱之為「港澳灣」。
1941年尾日本侵佔香港及早已攻陷中國沿海港口,因法國已投降給日本盟友德國,故「廣州灣」未被攻打及成為中國戰略物資供應唯一的海港,也成為很多香港人避難或途經往大後方重慶及桂林的通道,包括很多名伶、教育界和飲食業人士等,也為當地日後的藝術、教育和飲食業等作出貢獻。為了切斷中國戰略物資供應,1943年2月,日本軍隊佔領「廣州灣」。
1945年日本投降後,法國人不像英國人重回佔領地,9月12日廣州灣重歸中國,結束法國47年的統治。以原範圍設為市,定名為廣東省「湛江市」。更把富殖民色彩的道路名稱廢除,重新改名。今年是中國抗日勝利80周年,也是湛江市回歸祖國80年。
法國租借廣州灣,主要是軍事用途和鴉片煙貿易,對當地民生和發展可說是乏善足陳,47年的統治只留下飲咖啡和吃牛角包文化,法式建築也不多,春夢一場!反之,因避難走到此的難民,包括大量香港人,則把當地建立起來,在教育、文化、飲食方面等都有很大的貢獻,今天在湛江可見很多香港名人留下的足印。不可不提震驚世界「DeepSeek深度求索」創辦人梁文鋒,是湛江吳川巿米歷嶺村人,在村就讀於吳川梅嶺小學,其後以優異成績升讀吳川一中,完成初中及高中學業。2002年他憑高考狀元成績考入浙江大學本科,修讀信息工程專業,畢業後創辦AI新創企業DeepSeek,推出低成本、高性能的AI模型。
何明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