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洛 - 2025年版《強戰世界》數據決定一切 | 嘉洛的光影世界

  2025年版《強戰世界》(War of the Worlds),改編自H·G·威爾斯1898年的小說《世界大戰》。新版提出了一個深刻問題:如果外星人今天入侵,他們要掠奪的是地球甚麼資源?人類將如何體驗這歷程?電影用了近年受歡迎的ScreenLife技術,通過觀眾身邊大大小小不同電子產品屏幕,將外星人入侵這個古舊科幻故事,提供了全新而恐怖的視角,讓觀眾們對這場新世代入侵感到不安。影片拍攝於2020年9月新冠疫情期間,製作人選擇ScreenLife技術,用低成本的網絡影片、新聞片段拍成了一部小型科幻驚悚片,並且允許演員和劇組成員在各自的工作空間工作,最後線上剪輯完成,被視為有助應對疫情封城期間對電影業的影響。更重要是跟奧遜威爾斯當年電台廣播《世界大戰》一樣,大家均是利用時下最流行技術來做成恐慌假象,當年是無線電,今天則是手機、手帳、電腦、互聯網等媒介。

  2025年版《強戰世界》另一預警是反監控。Ice Cube飾演的美國國土安全局網絡安全分析員,用全球資訊流、網絡漏洞跟數位鑑識,拼湊出一次外星入侵威脅。電影巧妙地利用了觀眾對大規模監控、資料外洩和科技被武器化的集體焦慮,將「外星人」入侵演化為數據滲透、收集、來殲滅人類文明的終極武器;同期側寫主角與家人關係,如子女們為了躲避父親監視而耍不同的花招,諷刺是最後仍要靠這家人用電子病毒反擊致勝,延續了原作小說用病毒戰勝外星人而成新版的結局。由80年代開始興起的電腦黑客,到今天連外星人也想要竊取我們數據,從國防到消費習慣,現代世界各方各面的數據,均容易被收集和利用。表面上人類生活是進步及方便化,同時危機與風險亦在形成中。

  該片另一為人詬病是強烈商品植入式廣告,由tesla無人駕駛、蘋果手機追蹤、心率監測功能,到亞馬遜員工使用Prime Air無人機送貨,突顯了影片製作成本缺乏之餘,容許商品植入左右了編劇的故事發展,白白將新版一個好的警世意念浪費了。

嘉洛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