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珊珊 - 與鄧結緣 | 珊珊來辭

 在YouTube甚麼都能看到之下,對皇帝陵墓特別感興趣。如秦始皇、武則天陵區,內容豐富精彩,究竟地下是否充滿水銀,讓建築飄浮,及設有不滅的燈火,照耀地下宮殿?縱使有生之年,不會得到答案。然而激活想像力,有關資料源源不絕送上,我是百看不厭的。

  近日本地發現墓群,即使跟皇陵不可相比,可是有386年歷史,估計是明朝時代立碑。由於工匠修建的材料使用灰砂,經歷風吹雨打日曬雨淋,仍能保存原貌。碑上的字隱約可見鄧氏的「椎峰」、「從拙」,跟龍躍頭鄧氏族譜相關。如要查看詳情,請到「香港遺美」專頁。

  可是文章提及一點,亦引起網民熱烈討論,就是位處的地方,將是新田科技城發展範圍之內。那是不是這個古蹟,面臨被拆卸夷平的命運?現存龍躍頭鄧氏的後人,知否祖上的安息之地,將會連根拔起?鄉郊保育辦公室有沒有表態?無數問號、疑慮充斥評論區中。

  還記得小學時候,學校安排參觀「李鄭屋村古墓」。這是1955年興建徙置大廈,在動工時發現,現今名為「李鄭屋漢墓博物館」。雖則不是宏偉壯觀的建設,然而從少便接觸到,並親眼見證着,兼得知「古蹟」的意思。另一重深遠意義,興建計劃是可容納「新發現」,保留墓群完整,跟發展互不衝突。

  我們民間習俗上,對於毀人山墳,後果不堪設想,而這次是牽涉鄧氏後人。

  請記住今世不報下世報,若然在生活中,碰上姓鄧的人,帶着無緣無故的恨,處處針對糾纏,那就不需要問點解!有份決定不保留的人,將為此積下的緣來。

李珊珊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