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顯 - 國策科技股當炒 | 政政經經

筆者於不久前買了大行科工(2543),原因是半新股當炒,買這隻全中國最大的單車製造商,實行「博一博,單車變摩托」。

  大行科工早前公布業績,利潤增長4成,可惜股價卻下跌,證明有人在好消息出貨,沒有辦法,唯有止蝕離場。畢竟在這個大牛市,資金的機會成本很高,就算這是好公司,只要短期不升,就得沽出換馬,以免積壓資金。

  就這一役輸錢,我總結出經驗:今時今日港股的節奏步速,還是炒與國策配合的高科技股,如晶片、機械人之類。

  在機械人股中,人形機械人也比其他實用性的機械人當炒得多,因此優必選(9880)也當炒過極智嘉(2590),雖然兩隻都已炒到飛天。

  而且兩股市值均達數百億元,資金覺得「有肉食」,才會拼命下注。大行科工的市值太小了,資金看不上眼。至於公司盈利,那是以後的事,反而越是虧本,代表了投入越大,未來的潛在利潤也越高,好比當年的美團(3690)和京東集團(9618),豈非也是先蝕後賺?

周顯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