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傑 - 法國大罷工 | 油尖多士

  法國上周爆發大罷工,由八大工會聯合發起,據統計全國範圍約有50萬人參加示威,其中包括五分之一的中小學教師。

  為何罷工是法國常態?為何這次罷工規模空前?罷工的訴求又是甚麼?答案很簡單,就是福利主義政策難以為繼。

  赤字年年增加,但經濟增長跟不上,困境比美國更甚,馬克龍主張削減開支,減少赤字,包括兩年前的延遲退休年齡改革,便激起一連串罷工行動,為期長達六個月。

  這次罷工的訴求,當然還是跟錢有關,發起罷工的其實是具有壟斷地位的公會組織。譬如巴黎大眾運輸公司(RATP)和法國國家鐵路公司(SNCF),正面臨私營公司競爭;法國第二大電信運營商SFR,也即將面臨被拆分收購的境況,都屬於典型的國有或公營企業。

  歐洲的公營機構,工作效率低下,服務品質低劣,已屬常態,以火車服務的準時和安全計,法國甚至不算最惡劣者,德國鐵路才是臭名昭著。而這些企業,完全視公共服務為無物,稍一不滿意,便以罷工作要脅。這類罷工訴求,純粹是金錢利益,而非甚麼「權益」,以RATP的薪酬為例,完全符合法國人均中等收入,中高層管理的年薪從6萬多歐羅到34萬歐羅不等。相反,日本鐵路不但有私營公司競爭,員工薪酬也不及法國,卻以高效可靠聞名全球。

  西歐自戰後開始走向福利主義,選民以稅款換取福利,政府則以福利換取選票。問題是,人口結構輪不到政府控制,一旦本國交稅人口開始減少,退休人口年年增加,政府必須引入外來移民,而外來移民不一定交稅,甚至只依賴福利,開徵「富翁稅」又加速有錢人外逃,福利主義破產當然是遲早的事。

前新聞工作者
多媒體社會評論人
陶傑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