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正兒 - 「龍吸水」抗大水浸 機械人救災成趨勢 | 社論

  超強颱風「樺加沙」殺到,社會上下超前部署,想法設法,將這場風暴災害減至最低。鑑於「樺加沙」遇上天文大潮,大水浸風險驟增。為免低窪地區渠道淤塞造成水浸,渠務署增派緊急應變隊伍往各區處理水浸,同時特別增訂4部「龍吸水」機械人,數目達至十部,駐守於水浸黑點應變。早在8月上旬,連場暴雨期間,「龍吸水」出動十次,有效處理多宗嚴重水浸。現時極端天氣更見頻繁,使用機械人科技抗災,已成大勢所趨。

  相較傳統手提水泵,「龍吸水」排水效率高出至少10倍,每小時排水量可達3分1個標準游泳池,也能在複雜地形環境連續工作每八小時,才需要「小休」加油,同時減少人員工作時遇上危險的機率。除了「龍吸水」,無人機的應用場景與日俱增,有助空運救援物資,或深入山區尋找受災人士,而外地亦使用撲火機械人、清路機、割樹機等裝置,大大提高拯救生命的效率,也加快災場的善後工作。

  約十年前起,中國已成全球最大工業機械人市場,機械人應用場景多不勝數,既補足了人口老化引致的勞動力不足,同時比人類更能面對極端環境,例如全球氣候逆變帶來的挑戰。政府應全面研究各類機械人的功能,加快引入,組成機械人救災部隊,提升特區的抗災救援力量。

辛正兒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