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正兒 - 滴水擾民非小事 阻嚇自律同重要 | 社論

  本港舊樓為數不少,街上長年冷氣機滴水的問題,炎夏甚為滋擾,途人和旅客生厭。或許滴水並非嚴重衛生問題,人們被滴中大多啞忍了事,業主租戶明知亦懶理維修,漸漸由小問題變成日常問題,更演變成城市衛生隱患。為解決日益嚴重的滴水問題,食環署採取「洗樓」形式,主動出擊300多個滴水黑點,以配合月中才生效的公眾衞生及市政修例。相信加強執法效率,可提升阻嚇力,將能逼使住戶認真處理問題。

  據當局統計,由2021至2023年接獲的投訴個案,徘徊在2萬5千宗至3萬1千宗不等,但發出「妨擾事故通知」一年最多只有3700多宗,比例過低。一方面追蹤冷氣機滴水的源頭甚困難,另一方面是從前政府人員入屋調查的時間僅限朝7晚7。但是,是次修例將時間延長至朝7晚10,以及將不遵從當局通知和命令的最高罰款大幅增加,這對戶主不聞不問的消極態度應起阻嚇之用。

  滴水滋擾雖非頭等大事,卻以小見大,反映出城市居民的公德心。戶主認真着緊處理滴水問題,既有減少滋擾途人和傳播細菌的公共衛生面向,也能證明其尊重他人的體現,即老生常談「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基本禮儀。雖然政府的行動和修例可從制度上疏通擾民煩惱,但市民的自律同等重要,雙方合力才能營造宜居和諧的城市環境。

辛正兒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