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正兒 - 模仿鳥聲成熱話 寓教於樂助保育 | 社論

出奇制勝,是互聯網時代吸睛的不二法門。首屆「鳴就明—鳥聲模仿大賽」上個周末於香港大學舉行。活動由民間自發牽起,不但獲大批觀眾入場觀賽,遠超主辦方預期,短片更在網絡熱傳,當中俗稱「升key雀」的噪鵑則是初賽的扮演考驗。團體指模仿賽在外國並非新鮮事物,故將概念引進香港,並加入保育元素,結果大受公眾歡迎。
這項別開生面的活動,為社會帶來歡笑,但背後意義是喚醒公眾對雀鳥的關注。近年獲救的野鳥較十多年前有見上升,除了是因為誤中老鼠膠,或誤吞海洋垃圾,也有不少是過境遷徙的季候鳥,誤以為玻璃幕牆是可以穿過的,結果誤撞受傷。而且過去30年,香港的原野環境受城市化和污染影響,喜鵲、理氏鷚的分布範圍收窄約6成,山斑鳩分布跌幅更逾8成。
「鳴就明」成為城中熱話,關鍵是借搞笑的表達手法,拉近大眾與鳥類世界距離,「升key雀」不但使人聯想起早上的雀鳥鳴叫,也是輕鬆和娛樂性高的表演,使公眾在歡笑中了解更多大自然的多樣性。這種結合教育與娛樂的模式,不再固執於嚴肅講座和研究報告,可說是成功的公共教育實驗例子。如能將此「寓教於樂」植入更多環境保護議題,相信傳播力也會隨之擴大。
辛正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