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脫毛防灼傷要點 膚色與激光強度的平衡|麥凱婷醫生

夏天是激光脫毛的旺季,而每到夏天都會收到不少求美者的求助:「激光脫毛灼傷了皮膚怎麼辦﹖會不會留疤﹖要不要立即做美白﹖」激光脫毛作為現時最受歡迎的醫學美容療程之一,以其長效持久的效果吸引了不少愛美人士。然而,背後隱藏的灼傷風險卻不容忽視,尤其是膚色與能量設定之間的關係,往往是決定療程安全性的關鍵因素,今次分享一下激光脫毛的注意點,希望幫助大家更深入了解激光脫毛的潛在風險,並選擇安全的療程。
激光脫毛的工作原理與風險機制
激光脫毛是透過特定波長的光能,針對毛囊中的黑色素進行加熱,從而破壞毛囊組織,達到減少毛髮再生的效果。然而,這一過程中也存在一個潛在風險:如果皮膚中的黑色素過多(即膚色較深),激光不僅會針對毛囊,還可能過度作用於周圍的皮膚組織,導致灼傷、水泡、色素沉澱甚至疤痕等副作用。
這是因為激光的能量容易被表皮中的黑色素吸收,從而產生過多的熱能,對皮膚造成傷害。因此,膚色較深的人士(如 Fitzpatrick 膚色分型中的 IV-VI 型)在接受激光脫毛時,風險相對較高。
能量設定與膚色的關係
激光脫毛設備的能量設定直接影響療程的安全性和效果。能量過低,效果不彰;能量過高,則容易導致皮膚灼傷。然而,能量設定並非一成不變,而是需要根據患者的膚色、毛髮粗細、治療部位等因素動態調整。
例如,膚色較淺的人士通常可以耐受較高的能量,從而達到更理想的效果;而膚色較深的人士則需要較低的能量,並配合更長的脈衝時間,以減少對表皮的傷害。此外,選擇適合的激光波長也非常重要。現時常見的755nm、810nm及1064nm激光設備中,1064nm的激光對深色膚色的安全性較高,因為其穿透深度較大,對表皮的影響較小。
家用脫毛儀有沒有用﹖
坊間家用脫毛儀究竟有沒有用?近年來,市面上湧現各式各樣的家用激光或強脈衝光(IPL)脫毛儀,聲稱能讓消費者在家輕鬆達到專業效果。這些設備的原理與專業激光類似,但為確保安全,其能量輸出通常遠低於醫療級設備。
這意味著,家用儀器對於毛髮細軟、顏色淺及本身膚色較淺的人士,或能起到一定的毛髮減緩生長作用,但難以達到永久性脫毛的效果。
對於毛髮粗硬、顏色深或膚色較深的人士,效果往往不彰,且因消費者自行操作無法準確判斷膚色與能量的匹配,誤用風險更高,可能導致皮膚灼傷或色素異常。
因此,家用儀器更適合作為輔助維持工具,而非替代專業療程。追求顯著且持久效果者,仍應選擇由專業醫生操作的醫療級設備。
冬天才是脫毛好季節
很多人會選擇夏天來脫毛,因為夏天穿泳衣及短衣短褲的機會比較多。其實冬天才是脫毛的好季節,因為脫毛需時,不是一兩次就可完成,夏天才開始的話,脫完後天氣都涼了,反而冬天脫的話,療程完成時剛好是夏天。而且冬天衣衫較厚,脫毛後也更易防曬,降低色素沉著風險。
激光脫毛雖然是高效的美容療程,但其安全性極度依賴於操作者的專業知識和設備的選擇。膚色與能量設定之間的關係更是決定成敗的關鍵。作為消費者,應選擇信譽良好的醫療機構,並由專業醫生進行評估和操作,才能美麗與安全兼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