儲蓄型危疾不划算?

我們在上期專欄討論到純危疾保險與儲蓄危疾保險之別,坊間有意見認為,單從保額與供款的性價比來說,純危疾保險比儲蓄危疾保險更加划算,但正所謂「針冇兩頭利」,每種產品都有其特點,以應對不同客戶的需求。

就純危疾保險來說,由於這類保險不含儲蓄成份,所以保費相對較低,而獲得相應較高的保額;但另一方面,消費者需按期限續保,續保期為1年、5年、10或20年不等,續保時保費按當時續保時的年齡遞增,而續保年齡亦設上限,視乎個別保險公司的計劃而定,例如70至85歲。對於普羅大眾在退休後收入便會驟減或停止,長遠或會令退休人士難以負擔將來的保費開支。同時,注意純危疾保險的保費是消費型,如在保障終止前沒有賠償,保費是不會返還的。

至於儲蓄型危疾保險,因其性質與純危疾保險不同,當中包括儲蓄成份,因此保費自然會比較高。但由於這類保單包含保證現金價值及紅利回報,危疾保障會因儲蓄回報隨著時間遞增從而抗衡通脹。最重要是,儲蓄型危疾的保費在保費繳付期內保費不會因年齡而增加,令投保人有更好的預算。儲蓄型危疾保險另一個優點是有多款供款年期選擇,為10年至25年不等,一旦完成供款,一般保障至終身。總括而言,如果以兩者的總保費作比較,儲蓄型危疾保險仍然較純危疾保險更便宜。正所謂需要時用來醫病,健康時也可用作累積財富,保費通常在長年期儲蓄後,如在退保時有機會部分或全數返還的。

的而且確,如果投保人本身善於理財,確實能在購買純危疾保險同時,自行再建立一份投資組合以覆蓋退休後的危疾保費開支。然而對普羅大眾來說,儲蓄型危疾保險至少可確保供款期間,不會因年齡而增加;在保險完成供款後,任何情況下也可受保至100歲或終身保障。

正如文章開始所說,每種產品都有其特點,以應對不同客戶的需求。對於剛踏入社會工作的年輕人,事業剛起步或許未有太多收入,這時他們可考慮先投保純危疾保險;倘若日後升職加薪,有較多預算時,可考慮轉購買一份儲蓄型危疾保險,使退休後也有一份終身危疾保障傍身。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