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植牙植得好 先戒口|倪詠梅中醫師

缺牙是一件很麻煩的事,因為牙齒少了一顆,如果沒有補上,附近的牙齒會移位,慢慢牙縫變大,不影影響美觀,更增加蛀牙機會。缺牙也會影響咬合,甚至導致大小臉等。因此如果年紀不是太大,缺牙後大部份人都會選擇補種。

現在內地牙醫廣告超級多(其實這是很不公平的事,香港牙醫因為法例所限是沒法賣廣告的),尤其是植牙,標榜今日種,下午可以吃蘋果。令很多人以為真的缺了牙,上去即日就可以種一顆新牙回來。

其實種牙(植牙),真是把牙「種」入牙槽骨的,要把金屬植體植入牙槽骨,再度身訂造一個牙冠,再把牙冠鑲上金屬植體,要去牙醫處數次來完成,這是牙醫的專業,我也不多展開來說了的。但要種得成功,首先要

1. 牙槽骨密度夠,即是地基要穩。

2. 牙肉健康。

這事為什麼會和中醫扯上關係呢﹖原因是一位男士,拔牙後在香港植牙。一切按原定計劃進行,他因為年輕,骨質密度很好。很快就進入第二階段,製作牙模的階段。可是他在這一階段卻困難重重,因為牙醫表示他的牙肉有點腫,因此建議他服消炎藥回去再造模,以免日後消腫後位置不匹配。可是他服完一星期消炎藥回來,牙醫仍是表示不滿意,建謝他再服藥觀察。這樣來回了4次,仍然未可以造模,男士已經表示極度無奈,可是植牙進行了一半,總不可半途而廢。最後牙醫建議用激光治療,看看會不會有改善。

由於他之前的濕疹是中醫治好的,於是試試中醫會不會處理到。看他的舌像還是厚膩苔,腸胃濕熱上攻,牙齦難免會發炎糜爛。細問他飲食習慣,原來整個夏天他都在吃榴槤,還有打邊爐,平日也喜食生蠔海鮮,全都是濕熱食物。難怪牙肉一直不好。

因為把金屬植體植入牙槽骨(落釘)其實也是一種對牙齦的損傷,從中醫的角度當手術後或受傷後處理,不可以吃「發物」(牛肉、海鮮、竹筍等)、也要戒酒、戒辣,以助傷口復原。可是他全不忌口,本身是濕疹體質易於濕熱,結果導致牙齦總是長不好。結果他嚴格戒口,再轉服清胃火,去濕熱的中藥,終於把牙齦狀態穩定下來,成功植牙了。

因此要植牙的人,要留意以下要點:

1. 金屬植體植入牙槽骨後一星期戒口。忌辛辣、發物((牛肉、海鮮、竹筍等)、榴槤、芒果、薯片、忌煙酒。

2. 年長者因骨質較弱,有機會因為金屬植體最終不能固定在牙槽骨而導致失敗。在植入金屬植體一個月後可飲用含杜仲、續斷、骨碎補的湯水來補骨。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