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日常使用手機與電腦的同時,有效舒緩長期頸痛?|潘偉傑醫生

近年來,隨著手機、電腦等電子產品成為工作與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不少人因長期伏案工作而出現頸部僵硬和疼痛的問題。繼先前與大家分享有關頸椎椎管狹窄的影片後,本文將分享如何在保持現有數位生活習慣下,與自己的身體達到健康共存。

首先,我總結了幾句對自己、病人以及朋友有些幫助的口頭禪:

  • 如果你不關注的東西,你將會失去與它的聯繫。
  • 如果你不與身體某一部分建立連結並適當照顧,那它便無法有效為你服務。
  • 在作出正確的鑒別診斷之後,復康運動的第一步是喚醒那些被忽略的肌肉與關節,只要你肯開始活動,就已經是一個大成功。

以下是一個實際案例,說明以上原則如何幫助減少因長期使用手機及電子產品而引起的身體損耗。

K先生是一位五十多歲的專業人士,平時需長時間伏案工作,近年也大量使用手機來收發電郵及與客戶溝通。由於不良的生活習慣,他患上了三高,並伴隨頸椎退化、前傾及頸胸交界處疼痛等症狀。於治療期間,他想我教授一些與頸椎復康有關的運動,於是我向他介紹了包含頸椎的整個椎體伸展與強化的八緞錦招式((請參考 八緞錦「搖頭擺尾去心火」一次過為焦躁的心降溫+鍛煉脊椎及髖關節)。

幾星期後,我詢問他是否有持續練習,K先生回答說一直因工作繁忙而抽不出時間。他甚至問我是否能只練一式。我告訴他,長期頸痛的根本原因在於他忽略了與頸部甚至身體的連結,因為身體未獲適當關注,其結構就無法有機地配合日常生活,疼痛只是其附帶現象。當前的任務,就是首先喚醒頸部那些長期被忽略的運動,使頸部能重新與整體連結並正常運作。我亦強調,他本身已具備康復的資源和能力,按他的要求,可以先進行一項簡單而有效的運動試一試。

這項運動便是「雙手托天理三焦」的仰頭動作,但必須注意以下條件:

我建議他多試幾次,根據經驗,通常兩至三個星期左右,便能逐漸戒除在地鐵上習慣性查看手機的行為。

事實上,經過一段短時期的練習後,K先生的頸痛雖然仍然存在,但頸部肌肉已不再像之前那樣緊繃。他告訴我,最大的改善在於精神狀態變得輕鬆,學會在長時間工作中給自己留出休息的空間。此外,透過頸部「微」運動獲得的正面回饋,使他逐漸延長了頸部伸展的時間;即使仍需不斷回復電郵和處理手機訊息,他也減少了無意識拿起手機的習慣。

既然手機、電腦和各類電子產品已成為我們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合理利用這些工具的同時,學會關注和掌握自我身心健康,對於不久將來的生活品質無疑是至關重要的。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