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更年期高血壓的特點及中醫藥處理方式|徐大基中醫師
女性更年期高血壓又稱圍絕經期高血壓,是因女性卵巢功能下降,性激素分泌減少而導致的以血壓升高為主的疾病。
女性更年期高血壓的成因
更年期高血壓除了和年齡、環境、遺傳及不良生活習慣等因素有關之外,更與絕經前後體內雌激素變化相關。女性高血壓患者因性激素分泌的變化,其發病原因又有其自身的特點。女性高血壓發病率隨年齡增長而升高,35 歲以後增加較明顯。絕經前,與同齡男性相比,女性的血壓水平相對較低,發病率與發病的增速低於男性;絕經後,增加速度反而快於男性。
研究提示雌、孕激素有可能會影響到血壓的變化。雌、孕激素可增加腎素分泌,前者通過擴張血管效應,後者通過競爭抑制醛固酮受體導致利尿作用,雌激素還可以增加孕酮刺激腎素的分泌作用。在正常月經週期中,雌激素峰值不足以刺激腎素分泌,而黃體期孕酮水平增高可使部分婦女腎素分泌增多。因此,部分婦女雌、孕激素調節不穩定可導致腎素分泌調控機制不正常,進而導致高血壓。
女性更年期高血壓的臨床症狀
- 高血壓常見症狀
更年期高血壓具有高血壓的一般表現,如眩暈、頭痛等;血壓不穩定,波動明顯,隨情緒變化,血壓波動明顯。絕經後高血壓的患病率是絕經前 2 倍。
- 更年期相關症狀
女性更年期高血壓患者自覺症狀較重,生活品質較差,對患者家庭影響較大。常伴有更年期的一般症狀,如:健忘、失眠多夢,易驚醒、煩躁、乏力、易疲勞、易激動、注意力不集中等。
女性更年期高血壓的特點
- ·血壓波動大
女性在更年期由於體內激素水平的變化,尤其是雌激素水平的波動和下降,會導致血管舒縮功能不穩定,進而引起血壓波動較大。可能在一天內或不同時間段,血壓數值有明顯的起伏,有時甚至會出現突然升高的情況。
- 症狀多樣
除了血壓升高外,還常伴有多種更年期特有的症狀,如潮熱、盜汗、心煩、失眠、情緒波動大、焦慮、抑鬱等。這些症狀可能會與高血壓的症狀相互交織,增加了診斷和治療的複雜性。
- 與情緒關係密切
更年期女性的情緒往往較為敏感和不穩定,而情緒的劇烈變化,如緊張、焦慮、憤怒等,會使血壓出現明顯的波動。例如,在情緒激動時,血壓可能會迅速升高,而情緒平穩後,血壓又會有所下降。
- 晝夜節律改變
部分女性在更年期時,血壓的晝夜節律可能會發生改變。正常情況下,人體血壓呈現 “雙峰一谷” 的晝夜節律,即清晨和下午血壓較高,夜間血壓較低。但更年期女性可能會出現夜間血壓不降反升,或清晨血壓升高更為明顯等情況。
- ·對心血管影響大
在更年期,女性體內激素水平的變化會對心血管系統產生多方面的影響,如血脂代謝異常、血管內皮功能受損等。高血壓與這些因素相互作用,會增加患冠心病、腦血管疾病等心血管併發症的風險。
中醫對女性更年期高血壓的處理方法
- 辨證論治
更年期婦女經歷了經、帶、胎、產等耗傷氣血的階段後,多數患者在更年期階段已經氣血兩虧,此時肝腎陰虛、陰陽失調為更年期婦女主要的生理及病理特徵。主要有陰損及陽、陽損及陰和陰陽互損幾種陰陽失調的具體表現,而腎的陰陽失調、腎水不能涵養肝木是更年期婦女高血壓發病的主要病機。
腎陰虛證常表現為頭暈耳鳴、腰膝酸軟等,常用左歸丸加減,以滋陰補腎、平肝潛陽。腎陽虛證可見畏寒肢冷、腰膝冷痛等,一般用右歸丸加減,溫補腎陽。腎陰陽兩虛證則既有腎陰虛症狀又有腎陽虛症狀,可選用二仙湯合二至丸加減,調補陰陽。
- 針灸治療
常用穴位有:百會、風池、太沖、三陰交等。百會可升提陽氣、清利頭目;風池能平肝息風、清利頭目;太沖為肝經原穴,可疏肝理氣、平肝潛陽;三陰交是肝脾腎三經的交會穴,能滋補肝腎、健脾益氣。根據辨證虛實,採用適當的針刺手法,如補法或瀉法。
- 飲食調理
宜清淡飲食,多吃具有滋陰潛陽、平肝作用的食物,如芹菜、菠菜、菊花、枸杞等。可將芹菜榨汁飲用,或用菊花、枸杞泡水喝,有助於輔助降壓。同時,應避免食用辛辣、油膩、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