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飲食角度,如何控制尿酸升高?|徐大基中醫師

尿酸作為人體新陳代謝的產物,其生成來源包括體內細胞核嘌呤物質代謝分解的內源性尿酸(約佔總量 80%)以及攝入富含嘌呤食物後經消化吸收產生的外源性尿酸(約佔 20%)。正常情形下,尿酸生成與排泄處於平衡狀態,一旦失衡,尿酸升高,便可能引發痛風、尿酸性腎病等疾病。從飲食角度出發,以下方法有助於控制尿酸升高:

一、合理規劃飲食總量

飲食控制不能僅僅關注食物種類,總量的把握亦至關重要。要避免暴飲暴食,每餐以七八分飽為宜,可依據個人體力活動程度與基礎代謝率,規劃每日的熱量攝取。過量飲食,易導致肥胖,增加了內源性的尿酸生成。

二、嚴格限制高嘌呤食物攝入

高嘌呤食物乃是致使尿酸升高的關鍵因素之一。動物內臟(如肝、腎、心等)、海鮮(如沙丁魚、貝類、蝦蟹等)、肉湯等皆屬此類,應儘量少食或不食。以 100 克豬肝為例,其嘌呤含量可達 200 - 300 毫克,食用後尿酸生成量會顯著增加。對於肉類,宜優先選取嘌呤含量相對較低的雞肉、鴨肉等,且需控制食用量。與此同時,烹飪方式亦頗有講究,採用水煮、清蒸等方式,相較於油炸、油煎,能有效降低食物中的嘌呤含量。

三、合理飲食結構

主食

穀物類主食如大米、小麥、玉米等嘌呤含量低,既能為身體提供穩定能量,又不會造成尿酸大幅波動,為尿酸排泄營造平穩環境,是尿酸偏高者較好的主食之選。

蔬菜

多數蔬菜屬於低嘌呤食物,像芹菜、黃瓜、西紅柿等富含多種營養成分。其中,芹菜所含的特定成分能夠調節腎臟排泄功能,促進尿酸排出。蔬菜中的膳食纖維亦有助於腸道健康,促進尿酸從腸道排出。然而,糖尿病患者食用蔬菜時需多加留意,部分含糖量較高的蔬菜(如南瓜、胡蘿蔔等)應控制食用量,並相應調整其他食物的比例,以維持血糖穩定。腎功能不佳且伴有血鉀偏高的患者,應避免食用菠菜、香菇等鉀含量高的蔬菜,應先將蔬菜焯水,去除部分鉀離子後再食用,以防血鉀進一步升高,影響心臟等器官功能。

水果

蘋果、梨、香蕉等水果嘌呤含量低,富含的維生素和礦物質等營養素有助於維持身體正常生理功能。水果中的水分和營養成分可促進尿液生成,助力尿酸隨尿液排出體外,比如西瓜就具有良好的利尿作用,能增加尿酸排泄量。但糖尿病患者挑選水果時務必謹慎。腎功能不佳且血鉀偏高的患者,食用香蕉、橙子等含鉀量高的水果時要格外小心。

中藥茶飲

部分中藥茶飲對於尿酸控制頗有益處。例如,青木瓜、綠茶、木瓜薏米土茯苓茶亦有降尿酸之效。青木瓜富含多種營養成分,具有一定的利水消腫作用,可輔助尿酸排出;綠茶中的成分能促進新陳代謝,對尿酸代謝也有一定的積極影響;木瓜薏米土茯苓茶中的薏米可健脾利水、除痹清熱,土茯苓能解毒、利濕、通利關節,三者搭配,在祛濕利濕方面功效顯著,進而有助於尿酸的排泄和控制。

四、嚴控酒精和甜飲料攝入

酒精危害

酒精會干擾尿酸代謝,致使尿酸生成增多而排泄減少。濃度高的酒更易導致尿酸排出障礙,因此痛風、高尿酸血症的人士一定要戒酒,即使是紅酒等亦應儘量避免。酒精經肝臟代謝產生的產物會抑制尿酸從腎臟排泄,同時促使嘌呤分解,進一步升高尿酸水平。

甜飲料影響

要特別留意含果糖的甜飲料,常見的碳酸飲料、果汁飲料等均在此列。果糖在體內代謝會增加尿酸生成,而且甜飲料中的高糖成分還可能引發肥胖,加重尿酸代謝異常。建議飲用白開水或淡茶水。

五、足量飲水助力尿酸排泄

充足的水分攝入對於尿酸排泄意義重大。多喝水能增加尿量,促使更多尿酸隨尿液排出,降低血尿酸濃度。建議每日飲水至少 2000 毫升,以白開水為首要選擇,亦可適量飲用淡茶水。但需避免一次性大量飲水,以免影響腸胃。

六、遠離高糖甜品

各類高糖甜品,如蛋糕、糖果、甜點心等,不但糖分易被快速吸收,造成血糖升高,還會間接影響尿酸代謝。高糖食物會刺激胰島素分泌,而胰島素會抑制尿酸排泄,導致尿酸在體內蓄積。因此,尿酸偏高的人群應儘量避免食用高糖甜品,維持血糖穩定,助力尿酸水平控制。

最後需要指出的是:痛風的飲食控制,需要合理,不可將之理解為飢餓療法。飲食控制,需要在專科醫師的指導下實行,由於個體的差異,飲食要求不是千篇一律。更要指出的是痛風、高尿酸血症的飲食控制是相對的,在合理控制的同時,需要注意整體營養的要求和整體的健康,不可將飲食控制作為痛風、高尿酸血症治療的唯一途徑。如有需要,仍強調合理的藥物治療。

以上資料供有興趣的朋友參考,如有疑問請諮詢註冊中醫師。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