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食療|能量的基石:小米

小米正式的學名叫粟米,但由於在廣東粟米指的是「玉米」,為了容易區別我們還是叫小米。

小米的碳水化合物含量和大米接近,蛋白質含量比大米略高,其蛋白質中含有較多的谷氨酸、脯氨酸、丙氨酸和蛋氨酸。小米的脂肪含量比大米高,不過也就是3%左右,同時小米含有的維生素E和多種礦物質、微量元素含量都比大米高,其中含鐵量是大米的兩倍,是一種營養價值非常高的穀物。

小米性涼,味甘、鹹,甘味就能入脾胃,鹹味能入腎,因此小米入脾經、胃經和腎經,具有補中益氣、健脾益腎,和胃安眠,滋陰除熱、解毒止痢的功效;適用於脾胃虛弱、反胃、嘔吐、泄瀉、傷食腹脹、失眠等症。這是由於反胃、嘔吐、泄瀉、腹脹都和脾胃虛弱有關,小米可以補中益氣健脾和胃,所以這類病人都可以經常吃小米。

兩千多年前的《神農本草經》就已記載「粟米味苦無毒。主養腎氣,去胃脾中熱,益氣。陳者味苦,主治胃熱,消渴,利小便」。小米性偏涼,具有解熱毒的作用。很多人常吃煎炸的食物容易感到熱氣,這時吃點小米粥解解熱毒就很合適。

現在失眠的人特別多,其中有不少人失眠和胃腸功能紊亂有關。在中醫看來,胃不和則臥不安,由於飲食不節制出現胃熱常常可以進一步導致失眠。而小米具有和胃安神的作用,特別適合這一類人,因此可以晚餐吃點小米粥來幫助消化和睡眠。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稱:「粟米煮粥食益丹田,補虛損,開腸胃」;又說「粟米味鹹淡,氣寒下滲,腎之谷也,腎病宜食之,虛熱消渴泄痢,皆腎病也,滲利小便,所以泄腎邪也,降冒火,故脾胃之病宜食之」,小米可見除了健腸胃之外,對腎病也之人也有好處。

由於小米含鐵較高,因此多吃小米粥對預防貧血也有一定作用。而北方產婦常把小米紅糖粥用於產後調養。

小米含有維他命A、維他命E、胡蘿蔔素、B族維生素和多種微量元素,經常食用可以淡化皺紋,預防面部色斑生成,有一定的美容功效,愛美的女士千萬不要忘記這一不起眼的食物。

和大米粥一樣,煮小米粥冷卻沉澱後,會看到粥的最上層浮有一層細膩「米油」。小米粥的「米油」是最養人的,具有保護胃黏膜、補益脾胃的功效,比較適合慢性胃炎、胃潰瘍患者食用。

小米用於煮粥的多,但是對於有些人來說則是做小米飯更好。《食醫心鏡》中說:「治消渴口乾,粟米炊飯,食之良。」這個消渴主要就是糖尿病,因為粥容易消化吸收而在會較短時間內升高血糖,這時小米煮飯就比煮粥更合適。

小米和大米相比還有一個優勢:有一些嚴重食物不耐受的患者甚至對大米也產生不耐受,但卻較少會同時發生小米不耐受,在這種情況下,小米更是大米的最佳替代品。

需要留意的是,根據前人經驗,小米忌與杏仁同食。

同時由於小米性涼,因此胃冷者不宜多食。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