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食療|小麥周身是寶 有助健脾益腎、消食健胃、紓緩更年期症狀

我們經常吃到的麵包、饅頭、包子、麵條、意大利粉、烏冬等等都是用小麥做成的。

小麥主要是提供碳水化合物,它的碳水化合物、脂肪含量與大米接近,但蛋白質含量更高,也含有粗纖維、鈣、磷、鉀、和維生素B1、維生素B2及煙酸等成分, 具有比較高的營養價值。

從中醫的角度來看,小麥性涼味甘,入心經、脾經和腎經,具有養心健脾益腎、除熱止渴、通淋止瀉的功效。

對於小麥,民間有一種用法,就是麵粉外敷來治療燙傷。不過這種方法僅建議在小範圍輕微燙傷時使用,對於嚴重燙傷還是必須去醫院正規治療。

小麥:除煩 養心安神

作為中藥,小麥有一個很重要的應用是治療婦人臟躁。臟躁是一個中醫術語,主要是指更年期的婦女出現心神不寧,精神恍惚、悲傷欲哭或者是煩躁不安、呵欠頻繁、失眠等症狀。

治療臟躁的主方甘麥大棗湯,裏面只有甘草、小麥、大棗這三味藥,其中小麥用到1升,在這個藥方裏面,小麥就起到了養心安神,除煩的功效。

小麥

浮小麥:益氣 除熱止汗

而未成熟的嫰麥也可以作為另外一種中藥來使用,由於這種晒乾的嫰麥在淘洗時會漂浮在水面上,所以叫做浮小麥。浮小麥性寒味甘具有益氣、除熱、止汗的功效。浮小麥最主要是用於治療自汗,盜汗,很多治療出汗過多的藥方比如牡蠣散裏面就用到浮小麥。

浮小麥

大麥:利尿 調和脾胃

說到小麥,我們就順便了解一下大麥。大麥性涼味甘咸,入脾經和腎經。大麥的功效和小麥接近,具有利尿通淋、調和脾胃的功效。但大麥更加甘涼滑膩,以前在不少地區作為主食之一,現在只有少數地區比如藏族用大麥作為主食,目前大麥更多是用於酿製啤酒。

大麥

麥芽:消食健胃 疏肝回乳

但是通過把大麥浸濕發芽到0.5-1cm左右再乾燥,就能够產生另一種很常用的中藥:麥芽。麥芽性平味甘,歸脾經、胃經、肝經,具有消食健胃,疏肝回乳的功效。

麥芽

大麥在發芽過程中產生了更多的淀粉酶、蛋白水解酶等多種酶類,可以促進胃液和消化酶分泌,因此可以促進米麵等澱粉類食物的消化。《本草綱目》說麥芽「消化一切米麵諸果食積。」

麥芽分生麥芽和炒麥芽兩種,如果是用來助消化就用炒麥芽。如果是用來疏肝解鬱、幫助哺乳期婦女回乳,這時用的就是生麥芽,其中用於回乳時生麥芽必須用較大劑量才有效。

從麥芽又衍生出另一種食物:麥芽糖。麥芽糖古代叫飴糖,是由高梁、米、大麥、小麥、玉米等淀粉類食物經過蒸煮、加入麥芽發酵而成的。

                                                                               麥芽糖     

麥芽糖:緩急止痛 潤肺止咳

麥芽糖性溫味甘,歸脾經、胃經和肺經。具有溫中補虛,緩急止痛,潤肺止咳的功效,治療虛勞名方小建中湯就用了麥芽糖作為主藥。虛勞是中醫用來概括虛弱性疾病的病名,在小建中湯這個藥方中有桂枝、白芍、甘草、生薑、大棗、飴糖六種藥,其中飴糖用了一升,漢代的一升大概相當於現在的200ml,方中飴糖用量比較大,是小建中湯的君藥。 小建中湯對虛寒腹痛,肺虛咳嗽,勞倦傷脾、心慌氣短、病後恢復期以及身體虛弱者都有很好的功效。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