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業】現實 vs 追夢|如何實踐「做喜歡做的事」?
最近參與一個以青年人為主的活動,當中有年輕人請演講嘉賓為他們給予一些建議。演講嘉賓的回應是:「做自己喜歡做的事」。
年輕人聽到之後似乎很受落。但我卻對這種建議有保留:一個人要做自己喜歡做的事,當中牽涉到機會成本,甚至生存需求。
「做喜歡做的事」 條件是做一些沒趣味的事
舉一個例子,如果年輕人的夢想是成為一個 influencer 的話,創作可能是他最喜歡做的事。但在創作背後,必須處理大量沒那麼有趣味的事:校對稿件、剪片、打字幕……等等。
而創作往往也不是如想像中,以為是在文青 cafe 嘆著 cappuccino 的美好,更多的情況卻是坐在電腦面前埋頭苦幹,背負趕出稿,趕出片的壓力。
先平衡現實,再追逐夢想
當然,我也是一個喜歡追逐夢想的人,也鼓勵別人追逐夢想,但大前提是先解決生活所需。即使是來找我創業諮詢的客人,我也會先為他們進行評估,認為他們有條件去創業(創業成本和時間成本等),才會為他們提供服務。
機會成本概念
說到這裡,不得不談機會成本。簡單來說,機會成本等於你不做這件事,而把時間和資源用於做另一件事的所得。
用簡單的例子,如果在正職以外,你的 freelance job 會帶給你每小時100元的收入,那麼你的機會成本便等於每小時100元。反之,如果正職以外你沒有其他收入或發展渠道的話,那麼你每小時的機會成本便近乎零了。
最Hit
狄波拉擔心李金凱疑眼濕濕:如果我不是謝霆鋒媽媽 一句揭已上契? 拉姑被爆態度突變
2025-05-21 18:00 HKT
六角形/石紋易潔鑊千萬不能用!?化學博士K Kwong:掛羊頭賣狗肉 拆解5大迷思
2025-05-21 14:39 HK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