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饑餓式健康發布會
我們做前線醫療公關,最常接觸的就是大大小小的健康發布會。醫生有嘢想講,藥廠有新藥想推,大學有新發現要公諸於世,最方便有效的,就是搞一個發布會,把報章、網站、電台、電視台的記者都找來,一次過發放訊息,後加一份完整新聞稿(時移世易,以前這份新聞稿一般1,500字左右,但近年為應付不同媒體的需要,通常會長達2,400字)。
諸如此類的發布會,過去兩年受疫情影響大幅減少,可延後的盡量延後,否則大多轉為網上記招。只有第五波前的一段較平靜的日子,曾有過幾次現場發布會。 但也許積壓得太多了,第五波才剛開始放緩,健康發布會已經以饑餓式、報復式湧現了!
首先是剛過去的星期日,香港罕見病聯盟的主席曾建平先生,夥拍眼科醫生黃禮文講老年黃斑病變。這發布會是Zoom網上舉行,然而,隨後在星期二,卻同一日有兩個發布會,早上是每年例行一次講慢阻肺病,今年請來了老人科專科黃德祥醫生主講。每年的世界慢阻肺病日其實在11月,為什麼現在開發布會?大概也和疫情有關吧。
而週二下午另一場發布會是講卵巢癌。卵巢癌是「婦科致命第一癌」,八成個案會復發,請來婦科腫瘤科專科謝嘉瑜醫生主講。
早上那場是11am-12nn,下午那場是2-3pm,而兩場都在金鐘統一中心舉行,中間有兩小時空檔,正好讓我去吃個午餐,然後到力寶中心喝杯咖啡,整理一下資料,所以對我來說並沒有問題。但對部分印刷媒體就有問題了——一天兩個發布會,兩個都想翌日見報,但報章每日只有一個健康版位,順得哥情失嫂意。就算是網媒,沒有實體版位限制,也未必會樂意一天出幾個發布會報道,因為太類似了,會趕客。
正常來說,健康發布會不是這樣玩的,大家最好不要撞在同一天,以免編輯為難。疫後這類發布會難免也有新常態,且看到時如何再磨合取得共識吧。
最H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