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榕榕(Ruby) - 牛仔與藝術共創 | 榕榕細語
作為一個從事時裝寫作和設計多年的牛仔迷,牛仔布對我來說絕不止於一塊布料,而是一段段與時裝成長的珍貴回憶。還記得初入讀設計學院時,牛仔布就是我們第一個必修的設計項目——這種長青不敗、個性千變萬化的布料,既可以粗獷率性,也可以玩味精緻,是每一位設計新鮮人都必須駕馭的素材。今時今日,每當穿上一條剪裁得宜的牛仔褲,腦中總是閃過當年在學院工作枱前反覆試樣、用沙紙磨破、研究染色技巧的片段。牛仔不僅是衣櫃裏永不過時的經典單品,更是每個設計界「初生之犢」的試金石。
今年,這份情懷在《第四屆香港牛仔節》(HKDF)得以再度燃點。活動即日至12月11日在尖沙咀海港城港威商場Atrium I舉行,結合了牛仔時尚、藝術共創與設計產業推動,由香港知專設計學院(HKDI)主辦。作為香港時裝薈節目之一,活動不僅是創意人士的年度盛事,更是市民大眾都可一同投入的社區藝術嘉年華。
今年牛仔節以「牛仔與藝術共創」為主題,創意活動連場,當中包括香港牛仔節音樂時尚盛典、新世代創意時尚工藝的「牛仔精選」展覽、還有商場及不同品牌的跨界合作。最吸引我是第二屆「國際青年牛仔設計人才培養計劃」(GDTP)設計的小品系列,年輕設計師們憑藉牛仔布料創作出新穎作品,展現時尚的無限可能。
作為長期關注本地時尚和創意產業的人,深明類似牛仔節這樣具規模和持續性的項目絕不常見。HKDF一方面提供充滿活力的平台,讓各界圍繞牛仔文化作多角度對話與交流,另一方面,活動背後有完善的設計師培育計劃,除了展覽和市集,還為年輕創作人提供海外考察、零售曝光、業務發展和業界聯繫等實質機會。
今年牛仔節的氛圍尤為開放親和,穿梭於海港城港威商場,除了欣賞牛仔工藝展和創意時裝騷,還可以參與手作工坊——紮染、刺繡、牛仔小物DIY,每一步都與設計師零距離互動。無論你偏愛經典深藍丹寧,還是愛試不同剪裁、漂染和拼貼,今年的展覽和工作坊都可帶來驚喜。
香港牛仔節也是推動跨界、跨行業、跨文化合作的亮眼例子。今年特別見證到學院與全球牛仔品牌、紡織廠和本地零售的戰略合作,將行業網絡、人脈和教育資源融會。活動獲得文創產業發展處全力支持,目的是讓文化藝術、設計產業和創業生態圈互通互融,環環相扣,加強本地人才和初創培養,一步步落實香港成為國際視覺藝術與設計樞紐的定位。
對我而言,牛仔節就像一次美好重聚。不論是時裝人或日常愛好者,只要你對牛仔這一經典物料有情意結,也必會在今年的香港牛仔節找到共鳴。
馮榕榕(Rub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