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佩兒 - 長壽良方 | 侃侃兒談

  這個10月,送走中秋、又迎重陽,滿滿的工作行程裏,一定不會缺少的,是為社區長者送上關懷慰問。不久前,我就聯同東區民政專員和一班關愛隊的同事們走進屋苑,探訪獨老和雙老家庭。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位96歲的婆婆,她身板依然硬朗,而且頭腦清晰,喜歡和大家有講有笑;在工人姐姐的照顧下,生活簡單但井井有條。更難得的是,她在如此高齡,還常常參與義工活動,走起路來「不輸後生仔」,實在令人佩服—年齡,在她身上只是數字。

  隨着香港步入高齡社會,由此而來的挑戰日益增多,我有時也不禁感慨:人的一生中,很多事情都需要用心經營,工作如是、愛情如是、生活亦如是;而到了一定年紀,如何「優雅地老去」、老得有尊嚴,更加如是。

  現代科學昌明,生活條件改善,人們越來越長壽。但我覺得,「長壽」不能只滿足於年齡數字的增長,而更應該是生活質量的提升。

  我有幸遇見不少「老有所樂、活得漂亮」的成功例子,發現有些特質是共通的。譬如,從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開始,打好健康基礎;再者,一定要做自己喜歡的事!內心有所寄託、豐盈富足,才會活得積極、自信。

  另外更重要的是,多做一些可以「共享快樂」的事!例如學煮餸,分享美食本身就是一個共同快樂的過程。又例如行山,幫到自己健康之餘,亦能和身邊人互動。健身固然重要,但很多時候,「健心」更重要,我們都應該用積極正向的心態,在自己的社交圈子裏建立起「開心指數」,把快樂傳遞開去。(說到這裏,我又開始期待我的下一堂書法課,爭取練好揮春,過年時與大家分享!)

  保持快樂開朗、多接觸社區,都是長壽的良方。我們不妨多去發掘身邊充滿正能量的長者,鼓勵他們「用行動影響行動」,引領更多同齡長者活出精彩人生。

  人總有老去的一天,但甚麼是「老」,全視乎自己如何定義。不是嗎?

香港中華煤氣有限公司
企業事務及政府關係總監暨延伸業務總監
王佩兒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