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應謙 - 經濟時尚和香水潮流 | 花樣男教授

  世界各地通脹高企,理論上化妝品、護膚品應該都會相繼加價,但我個人感覺價格並沒有升得很厲害。反而,不斷有新的日本、韓國價廉物美的化妝品牌推出,吸引年輕人市場。國內市場也一樣,在北京逛主打年輕人的商舖,在我面前的,大多是主打低價市場的國產品牌。不要以為便宜就沒有品質。以護膚品為例,現在市場主打的產品,和一般國際名牌已經無異。A醇乳霜、含維他命E的保濕乳、有維他命B5的紓緩霜通通都有,而且分類更細緻。你問有多便宜?潔面霜、護膚乳、防曬等,人民幣20元以內都能買到。

  其中,我覺得價格落差最大反而不是化妝品、護膚品,而是香水。一般來說,香水定價較高,不是年輕人會優先考慮購買的產品。我的印象是,年輕人多半先買化妝品、衣服來打扮自己,之後才會開始注意護膚,至於香水,過去屬於「可有可無」。但現在只要去國內大型商場,化妝品專櫃旁邊就有超乎想像便宜的香水,最便宜的膠瓶裝不用10元,20元已經算是高級玻璃瓶包裝。種類也不少,大牌有的味道幾乎都有,從玫瑰花、茉莉花、茶花到各種適合不同場合的香型都找得到。

  當然,為甚麼這麼便宜?因為這些多是化學合成,而不是天然萃取。不過我倒覺得沒所謂,經濟版香水讓青少年可以更早接觸時尚、享受「香水」的樂趣。從前無論時裝還是香水,都是以能夠負擔的不同年齡、階層為目標;現在時尚界反而積極尋找方法降低成本,以吸引新用家。

馮應謙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