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夢 - 我知道,我是一匹馬 | 在島上讀書

  在超現實主義(Surrealism)百年發展史中,若我們細細回溯其脈絡與遷變,不難發現隱藏在歷史褶皺處的珠玉,萊奧諾拉卡林頓(Leonora Carrington)便是其中之一。我原本對於卡林頓的印象,只是她畫中熱烈、神秘甚至近乎瘋狂的意象和敘事,而近來翻讀墨西哥女作家波尼亞托夫斯卡為卡林頓而寫的傳記《我不是你的造物》,才明白她作品中閃耀的創想和蓬勃的力量,究竟從何而來。

  書中以時間為序,從童年講起,到她初入藝術圈,愛上比她年長二十多歲的畫家馬克思恩斯特,不管不顧地從富庶家庭中逃離,闖入天才與瘋癲群聚的巴黎藝術圈。在那裏,她度過了無懼無憂的快樂時日,不斷尋找又不斷打破自己的創作風格。後來,二戰爆發,她被逼流離、逃亡,與愛人訣別,甚至被關入精神病院。九十多歲高齡辭世的卡林頓的一生,不僅從一個側面映照超現實主義在二十世紀的探索與發展,亦是百多年前女性在歐洲社會成長並勇敢突破桎梏的見證。

  卡林頓少時,父親勸她賢德淑良,安分做富家名媛。她偏不,偏要燃燒才華,偏要在彼時男權至上的藝術圈中發聲。「我不想給別人端茶!我這輩子只想當一匹馬!」少年時代的吶喊與熱望貫穿她的一生,讓她不論在順遂或坎坷中,都能直面內心,並只為自己而活。馬躍高山,如履平原。

李夢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