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us - 不幸中的大幸 | 錶奇立異

  我生長在一個相對沒有經濟壓力的家庭,中學時期有幸前往英國留學,而在大學階段則在美國進修,這一切都是神的恩典。從小到大,我一直以父母腳踏實地的態度為榜樣,他們不買不必要的東西,也不貪慕虛榮。因此,即使我愛上了手錶,我也清楚自己的收藏動機並非為了炫耀,而是因為欣賞每一隻手錶背後的故事和工藝。

  自從大學畢業並踏入社會後,我再也沒有用父母的錢,完全依靠自己的收入。因此,每一隻手錶都可以說是我辛苦工作賺來的。隨着對手錶的熱愛,我對上流社會的了解也大大增長,才意識到香港人真的非常富有。

  對於我這一代(00後)來說,這種富有或許源於父母在香港經濟最輝煌時期的經歷。我所認識的許多同齡朋友,生活無憂,父母的財富更是驚人。在手錶的層面,他們年紀輕輕就擁有幾隻勞力士、愛彼,甚至百達翡麗,實在令人羨慕。然而,他們往往對手錶的了解僅限於品牌,對於手錶的真正價值卻不太清楚,或許因為這些手錶本身並不屬於他們,不是他們揀選的。

  相比之下,我的境況卻顯得有些不幸。家人對奢侈品毫無興趣,甚至在我剛剛愛上手錶時是極度反對的。幸好,他們漸漸認可我對手錶的熱情,才開始放心讓我追隨自己的興趣。有時,我會想,如果我的父親是一位手錶收藏家,我還會對手錶有如此深厚的熱愛嗎?

  在我這兩年來的收藏旅程,我發現最有趣的部分在於「選擇」。在有限的資金內找到心儀的手錶,驅使我深入了解每一隻手錶和每一個品牌,因為我希望做出明智的選擇,不想買錯錶。雖然我不如身邊的一些富二代那麼幸運,但我非常開心能夠用自己的努力為每一隻手錶付出。我認為,這才是真正對手錶的熱愛。原來,我是不幸中的大幸。

Titus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