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晴 - 水果點食更健康? | 營爆生活

  水果營養豐富,是健康之選,但食法亦有所講究。正餐之間進食最為理想,作為健康小食提供關鍵營養素及飽腹感。若與正餐一起進食,或進食時間太相近,可令血糖大幅上升。

  雖有營養,但仍需注意果糖含量,不可任意進食。幼兒每天建議進食最少一份水果,5歲以上至成人及長者則建議每天最少兩份。一份約等於一個中型水果(如橙和蘋果)或半碗切塊、顆粒狀水果,而個別人群需額外留意水果類別選項。

1. 關注血糖人士:選擇升糖指數(GI)較低的水果,如蘋果、梨、橙、莓類。低GI值水果水溶性纖維較多,可以減緩胃排空速度,相對幫助保持血糖平穩。每次攝入量及食用時間亦可影響血糖水平,可咨詢醫生或營養師意見該如何與病情及藥物配合。

2. 高膽固醇或關注體重人士:脂肪較高的水果,包括椰子和榴槤不宜常吃。可選擇水溶性纖維豐富的水果,如連皮的蘋果及梨,幫助降低壞固醇水平。

3. 慢性腎臟病而引起腎衰竭病人:腎臟功能欠佳會令鉀排出效率下降,所以腎衰竭的洗腎病人應該減少進食高鉀水果,並控制進食份量及頻率。高鉀水果包括香蕉、奇異果、棗類、果乾等。可根據醫生或營養師的建議及可耐受鉀量,選擇適合水果及份量。

4. 長期服用藥物的病患者:西柚及柚子等柑橘水果可減緩某些藥物(如降血壓藥)在肝臟中的代謝速度,所以需要避免同時進食,以防與藥物相沖。若長期服用藥物中,可咨詢醫生意見,了解更多。

澳洲註冊營養師
香港營養師協會正式會員
邱晴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