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雄威 - 學童牙科保健服務為何不涵蓋幼稚園? | 乳齒童時

  香港的小學生真幸福,每年交36元就可以參加學童牙科保健,享受國際級專業牙科服務。

  要讚一讚45年前的香港政府,投入相當的資源開展了這個非常有戰略性和果效的計劃。因為費用平、口碑好,所以有近96%小學生參加,每年服務30多萬年齡6至12歲的兒童。

  這計劃開始時我已經小學畢業,沒機會享受,但我卻在衛生署學童牙科保健部門工作了30多年。這麼多年來,很多家長,甚至醫護人員都希望這服務能擴展至幼稚園。

  美國兒童牙科學會建議幼童於1歲或出第1隻牙6個月之後就要開始檢查牙齒,不過香港人甚少這樣做!統計顯示,有一半5歲入小學前的小朋友有蛀牙,9成蛀牙都未有治療。這些積壓了的問題全部在小學一年級被帶到學童牙科保健服務!

  但直到今天,為甚麼學童牙科保健服務仍沒有涵蓋幼稚園呢?政府的智慧在那裏?

  講來講去都是錢作怪!恆齒在6至12歲長出,正正是小學階段,政府將有限的資源投放在小學,是對恆齒作長遠投資!這不代表政府放棄乳齒,政府用了其他計劃,例如向孕婦及初生父母提供口腔教育項目,指導他們如何照顧幼兒牙齒健康,避免不良的飲食習慣,希望減低蛀牙,可惜成效不大。

  治療幼兒牙患非常困難,他們會拒絕張口、耍手擰頭,或哭得呼天搶地,需要專業兒科醫護人員用極多時間和耐性處理。治療往往需要監察或全身麻醉,現行學童牙科保健服務的模式,對他們並不太適合。政府可能看到了這點,將資源放在預防上,而非治療上!

  2008年香港大學開始研究在本地幼稚園使用氟化二胺銀(SDF)塗在幼兒蛀牙上,已顯出成效。

  下期我會詳細解釋甚麼是SDF。

潘雄威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