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安業 - 謝霆鋒演唱會:進化的香港 | 安業興邦

本地歌手謝霆鋒一連四日在啟德主場館舉行演唱會,全城洗版,話題不絕,成為情懷與藝術交織的現象級文化事件。印象中,香港已許久未曾有過一場演唱會,可以在社會引起如此巨大的迴響。
謝霆鋒今次演唱會是相隔25年再度於香港舉行個唱,亦是首位登上啟德主場館開騷的華人歌手,連同在體藝館舉行的K-Pop演唱會,四日五場共吸引18萬觀眾入場,場館內外氣氛沸騰,不禁令人聯想起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紅館盛世的光景。相隔四分之一個世紀,謝霆鋒以蛻變後的姿態重臨大型個唱之地,除了標誌着個人事業的里程碑,更重要的意義,是見證了香港演唱會業的「進化」,為行業開啟一個時代的新章。
可延伸新型態產業鏈
相信沒有人會反對,這場演唱會之所以如此令人驚艷與難忘,除了因為謝霆鋒的個人魅力,以及一整代樂迷的青春情感共鳴,舞台設計效果和場館硬件設施的震撼,同樣居功至偉。煙花、噴火、升降旋轉舞台、拱門式移動舞台⋯⋯已夠令人耳目一新,而霆鋒演唱《邊走邊愛》、《玉蝴蝶》、《活着VIVA》等名曲時所採用的懸浮球體、全息投影與實時影像交互技術,更是打破了傳統演唱會的空間界限,令本港演唱會正式邁入世界級製作水平。
所以說,從這場空前成功的演唱會,我們看到了兩個進化:一個是謝霆鋒個人的成長,一路由略帶叛逆形象的青澀少年,蛻變成風華正茂的實力派歌手;而一個是香港演唱會業的跨越突破,演出規模和製作水準達到了國際頂尖水準,在啟德體育園留下劃時代的記號。
事實再次證明,本地藝人仍然擁有深厚的觀眾基礎與票房號召力,香港搞文化體育盛事的確有聲有色,尤其現在有了啟德體育園的時代舞台,我們更要把握機遇。
演唱會不止是一晚的光影掌聲,只要加點創意,它可延伸出一條環環相扣的新型態產業鏈,例如文化商品設計(與演唱會相關的潮流服飾、聯乘產品)、體驗式餐飲(與演出主題結合的限定菜單)、文化數碼行銷(社交平台宣傳、VR打卡互動),甚至是城市導覽新模式(音樂歷史+演出行程打卡路線)。這些都是盛事經濟未來的新篇章。
謝霆鋒唱的是他自己的故事,也是我們這座城市的故事。從紅館到啟德,從青春到成熟,從香港到國際,所走的都是象徵與時並進、樂觀進取的奮進之路。當演唱會的最後一首歌落下帷幕,人潮散去,才是另一場更為重要的旅程起點,只要香港不斷向前發展,這片土地上就會崛起更多的無數可能:無數產業,無數機遇,無數故事。
曾安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