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嘉欣 - 吃餑餑 | 欣語京城

朋友要到北京旅遊,請我幫忙於「富華齋餑餑舖」訂座吃下午茶。吓,甚麼「波波」下午茶?(「餑」跟「波」在普通話同音)我完全不解。於是在網上搜尋,才知道「餑餑」是傳統北方糕點的名字,於元朝已出現。當時蒙古人用牛油、羊油製作糕點,稱為餑餑。到了清朝,滿族人也叫糕點及麵食做餑餑。
餑餑的原材料為麵粉,加工製作成糕點。滿、蒙都是遊牧民族,長期在外捕獵及征戰,攜帶用麵粉做的餑餑既方便又飽肚。後來慢慢養成了在居家日常飲食也吃餑餑的習慣。隨着滿族人入主中原,也將這種甜點帶入關,餑餑成為北京小食,例如大家比較熟悉的薩琪瑪、驢打滾,還有其他北方盛行的玫瑰餅、太陽餅等。從前的北京更是婚嫁、過年過節時親友之間互相饋贈的食品。
說回朋友想去的「富華齋」,原來是北京其中一間專售賣餑餑的老舖,店主為宮廷御廚後人,主打清朝時期的皇室宮廷點心。在北京歷史上有好多著名的餑餑舖,大部分都有個「齋」字,例如正明齋、瑞芳齋、桂英齋等。但隨着時代的變遷,許多老字號餑餑舖都面臨着工藝失傳和市場競爭的挑戰,傳統餑餑舖已為數不多,但仍有如稻香村及富華齋等品牌堅持傳統,同時不斷推出創新產品及利用網紅在社交媒體宣傳,應對年輕消費者的需求,承傳北京的傳統文化。
張嘉欣
最Hit
大劉女兒劉秀盈罕談近況 攻讀港大建築系碩士不覺得枯燥無味 一原因拒絕到外國升學
2025-09-17 11:00 HKT
馬鞍山小巴撞傷女生 昏迷送院搶救
4小時前
荃灣小童玻璃門夾手指20分鐘 焦急父親1舉動惹議 網民:個家長好意思去XX?|Juicy叮
2025-09-17 10:43 HKT
天水圍男子遭七煞圍毆 中刀昏迷送院
5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