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紀豪 - 戲比天大 | 無名指
前不久出差去上海,在上音(上海音樂學院)辦完事,路過疫情前才開幕的上音歌劇院,被門外的海報吸引住了。北京人民藝術劇院進駐本屆上海國際藝術節,連續5個周末上演5部代表作。
北京人藝大名鼎鼎,聲譽是在電影電視都不流行的年頭積累下來的,第一任院長曹禺是中國戲劇界的標誌性人物,當年更請得老舍和郭沫若等文壇巨擘編劇。這次上海國際藝術節的戲碼,就包括曹禺的《日出》和老舍的《茶館》,都是人藝「爆款」劇目。
其餘3部分別是改編自老舍小說的《正紅旗下》、人藝80年代做的翻譯劇《嘩變》,和近年口碑甚佳的原創劇作《杜甫》。
人藝是中國戲迷心中的天花板,而在人藝演員眼中則是「戲比天大」,他們排練廳牆上就放着這4個大字,讓演員時刻銘記。沒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員;有人藝演員為了演好一個賣梨的「龍套」,在寒冬中每天跟着小販賣了半個月的梨,但演出舞台上他站在台口旁邊,連燈光都幾乎照不到。
人藝老戲骨濮存昕去年出版了自傳《我和我的角色》,回顧了自己半世紀的演藝生涯。「你看這一方舞台,台口不過就是13米,像一個畫框,而觀眾能夠參與進來,投入到那些故事和角色當中,由此去了解人世間的事。我們就是在做這個事情,我一場又一場地演,演了一輩子。」
戲比天大,但戲裏戲外,演的都是人。
資深唱片人兼樂迷
譚紀豪
最Hit
遊泰注意|泰國王太后逝世 服喪一年5件事不能做
12小時前
前亞姐羅霖苦盡甘來 獨力照顧三子成就非凡 老二碩士畢業任職心理醫生 勸勉同路人為保障離婚要公告天下
2025-10-25 10:00 HKT
前TVB「搞笑始祖」從商曾歷破產 慘遇天災財產遭毀滅式破壞 嘆「乜都冇晒」景況淒涼
2025-10-25 09:00 HKT
51歲男歌手獲邀參觀小米科技園 近10名保鑣等傍實入場超大陣仗 逾千人舉機拍攝萬人空巷
2025-10-25 11:00 HK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