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紀豪 - AI速讀|無名指
隨着Kindle撤出中國,近年我較多在內地電子書平台閱讀。最近發現部分書籍多了一個「速讀」選項,說是以AI生成,把每個章節整理出一個綱要,快速提煉書中精華。
人生太短,好書太多。若能以更短時間讀更多書,很符合經濟效益。不過,讀得快不等於讀得透,看完恍如未看過,其實更浪費時間。
為了測試下這種方式是否有效,我選了一本看過的心理勵志書來「速讀」,看了幾個章節,便覺得索然無味。這類書多數先提出一個中心思想,然後延伸出幾個觀點,再舉例說明。被AI整理後,幾乎只剩理論,例子被略過或撮寫,這等於刪減了最有趣的部分,學習目的或許達到了,但過程乏味。
之後又讀一本科普書,AI似乎更善於處理這種邏輯性較強的敘述,中間偶有「斷鏈」,讀者也可自行接駁。再看歷史書,不論是敘事或分析AI表現都很一般,撮要後內容有點像教科書。
AI擅長整合資料,功能性強,看工具書有可取之處,但它未必精於分析,更不理會可讀性,閱讀樂趣大減。速讀完幾本書,我還是更喜歡自己現時的閱讀方式,未打算請人工智能「知識餵哺」。
不過閱讀是很私人的事,相信也會有人喜歡這種方式,否則網上不會有那麼多「10分鐘看完13集電視劇」的短片。一部影視作品從故事大綱開始,幕前幕後花盡心血拍出來,最後竟又回到一個10分鐘大綱短片……請原諒我想法過時,但我真不懂得欣賞這種觀影方式。
資深唱片人兼樂迷
譚紀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