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諾 - 馬友友音樂會|任意行

7年前聽馬友友演奏,7年後再聽一次,同樣難忘。11月8日晚上,文化中心演奏廳座無虛席,馬友友拉奏大提琴,東張西望,與指揮家梵志登四目交投,向包圍他的樂手展露笑容。台下的每一位觀眾,看着他投入地演奏,聽着那美妙的大提琴音,霎時之間,感受到無形但實在的聯繫,馬友友的音樂,就是有這股神奇的力量。

音樂會上半場,在梵志登執指下,香港管弦樂團演奏Tchaikovsky的Capriccio Italien,音樂光輝燦爛,令我想起Tuscany夏日的陽光,熱烘烘的,人在山丘旅途上,心情躍動……音樂營造了愉快的氛圍。

下半場,馬友友出場,曲目是Dvorak的Cello Concerto,他的拉奏如歌如訴,進入第二樂章,人琴入佳境,幾個華彩樂段,動人萬分,連他的台風也帶起伏的音樂感,令人完全浸淫在他的琴音中。

馬友友接受傳媒訪問曾多次強調,他演奏時最重要的不是他擁有價值連城的古董大提琴,也不是作曲家的樂章,而是重視每一位聽眾,一旦失去聽眾,音樂的意義便會盡失。他認為音樂的魅力,不在於多麼優美,不在於樂器多麼了不起,而是在於它聯繫每一個人,證明我們活在同一個世界。所以,他走出音樂廳,在兒童節目《芝麻街》、在公園角落、在中東衝突前線……為人拉奏大提琴。疫情期間,他去打針,為等待的人拉奏,因為他知道,從音樂之中,每一個人都會找到自己的慰藉。

張諾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