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夢 - 父愛之書|在島上讀書
昨天父親節,你是否與父母家人團聚慶祝?相較於母愛的溫暖細膩,父親的愛更為含蓄內斂,卻往往在不經意間動人心弦。
提及關乎父子關係的書,《傅雷家書》不得不說。著名翻譯家、文學評論家傅雷,在1954至1966年間,寫給遠在異鄉的鋼琴家兒子傅聰的將近200封書信,於上世紀80年代集結成冊出版,30多年來推出眾多版本,在華語世界收穫無數讀者,也是我多年的枕邊書。
尤記得從大學開始,到步入職場,每每遇到挫折或失落迷茫的時候,總會翻開《傅雷家書》。書中父親對兒子不厭其煩地教誨、鼓勵甚至鞭策,對於遠隔時空的我而言,亦有難得的慰藉與感動。
父子二人熱烈地討論藝術和美學,固然引人欣羨,但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傅雷不但在求藝的旅途上對傅聰要求甚嚴,更關心他的品性與德行。「先做人,其次做藝術家,再次做音樂家,最後做鋼琴家。」傅雷對兒子的勉勵,同樣適用於每一位心懷志向的青年。生活艱困如何,逆境磨折又如何,心中有熱望,則不必畏懼,踔厲前行。
李夢
提及關乎父子關係的書,《傅雷家書》不得不說。著名翻譯家、文學評論家傅雷,在1954至1966年間,寫給遠在異鄉的鋼琴家兒子傅聰的將近200封書信,於上世紀80年代集結成冊出版,30多年來推出眾多版本,在華語世界收穫無數讀者,也是我多年的枕邊書。
尤記得從大學開始,到步入職場,每每遇到挫折或失落迷茫的時候,總會翻開《傅雷家書》。書中父親對兒子不厭其煩地教誨、鼓勵甚至鞭策,對於遠隔時空的我而言,亦有難得的慰藉與感動。
父子二人熱烈地討論藝術和美學,固然引人欣羨,但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傅雷不但在求藝的旅途上對傅聰要求甚嚴,更關心他的品性與德行。「先做人,其次做藝術家,再次做音樂家,最後做鋼琴家。」傅雷對兒子的勉勵,同樣適用於每一位心懷志向的青年。生活艱困如何,逆境磨折又如何,心中有熱望,則不必畏懼,踔厲前行。
李夢
最Hit
遊泰注意|泰國王太后逝世 服喪一年5件事不能做
11小時前
前亞姐羅霖苦盡甘來 獨力照顧三子成就非凡 老二碩士畢業任職心理醫生 勸勉同路人為保障離婚要公告天下
2025-10-25 10:00 HKT
前TVB「搞笑始祖」從商曾歷破產 慘遇天災財產遭毀滅式破壞 嘆「乜都冇晒」景況淒涼
2025-10-25 09:00 HK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