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純恩 - 機器人寫稿|好好過日子

午飯閒聊,說起近來時髦的ChatGPT(人工智能聊天機器人程式),朋友便幫我在手機上裝了一個App,試看這個機器人的能耐。

於是發一條指示:「寫一首關於居酒屋的詩」,一轉眼一首詩就出現在屏幕上,從居酒屋的環境氣氛,寫到喝酒人與朋友聚會的歡樂情景,像模像樣。然後再輸入一條指示:「寫一首關於酒吧的詩」。一眨眼機器又送來一首,雖然套路跟居酒屋那首差不多,但在描寫上則分得出居酒屋和酒吧的環境氣氛差別。

然後再考它,叫它寫一篇關於平治吉普車和燒魷魚的文章,也是一眨眼交稿,寫得有紋有路,文筆比大部份香港大學生通順。接着我又出一個題目,要它寫一篇關於《蘭亭集序》的文章,這一次大概是一個「蘭」字引起了機器人的誤會,交出的文稿,說這是唐代詩人王勃所作之詩,又大談蘭花的美麗,牛頭不對馬嘴。

但這種錯誤隨着資料庫的不斷更新,總有一天會改進的。

玩到這裏,已不覺新奇,而是有點擔心。倒不是因為怕有了這玩藝寫稿的人沒飯吃,而是人類的腦退化。

以前科幻小說形容未來的人類是頭愈來愈大,四肢愈縮愈小,那是因為腦子用得愈來愈多,體力勞動量愈來愈小的緣故。但現在,連寫字作文都可以不經大腦由機器人替代了,人不但四肢萎縮,腦袋也因為愈用愈少而變小。過份依賴的後果必是自身的退化,而機器人則愈來愈強大。到時候,都不知道到底是誰在玩誰,到底誰是主人了。
李純恩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