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元堂講醫D——中醫控「糖」

糖尿病長年是香港十大殺手之一,是由多種成因引起,例如遺傳、自身免疫系統失調、環境因素等。它是一種慢性疾病,當身體長期處於高血糖狀態,便很容易出現各種心血管疾病、腎心衰病變、視網膜病變等併發症,長遠危害患者身體。
中醫消渴症狀

糖尿病屬中醫「消渴」範疇,在現存最古老的中醫經典《黃帝內經》中,便分別紀錄「消渴」的病名、病因、病機、症狀、治則及預後等方面對策。後代中醫發展亦逐漸在此基礎上,對「消渴」病的病因病機、臨床表現、併發症及治療不斷再作研究、補充。

消渴病是以多飲、多食、多尿、形體消瘦為特徵的病證,其病因病機大多數由先天稟賦不足、素體陰虛,後因飲食失節、情志不調或勞慾過度所致。病症初期是以陰虛燥熱傷津為主,後又逐漸導致陰精不足,久病之氣陰兩虛及陰陽兩虛,臟腑虛損,變證百出。而之後病變又與五臟皆有關聯,但猶以以肺、脾、腎為主,三者互相影響。

不過中醫消渴徵狀雖與西醫的糖尿病有不少相似之處,但兩者始終不全然相同。例如中醫的消渴便是一種身體失調狀態,它與血糖升高未必相關,因此要判別病人是否消渴,仍要根據患者臨床表現而定。
中醫應對消渴

在中醫治療上,人參、山藥、黃耆、茯苓、麥冬、生地、熟地、天花粉、石膏、知母等,都是常用來治療糖尿病的中藥。不過如何用藥,配方如何加減,仍須醫師臨床辨證論治。例如證型屬「肺胃熱盛」者,便多以「清熱生津止渴」為治法,多以消渴方加減,或以白虎加人參湯加減。而腎陰虧虛者,六味地黃丸亦屬治療辦法之一。此方主要成分有熟地黃、山茱萸、山藥、茯苓、牡丹皮、澤瀉等,可用於滋陰補腎,填精益髓,能幫助屬腎陰虧虛證型的患者。

而在治療過程中,醫師亦會因應患者狀況選擇中醫不同的療法,例如中藥、外治、針灸、推拿、藥膳、保健氣功、飲食、運動等,以期各種治法配合後能為患者帶來最佳治療效果。因此若患者遇上糖尿問題,著實不妨先諮詢中醫意見,選擇最適合個人身體狀況的治療方案。
註冊中醫師林恩立醫師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