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立門 - 對籮記的懷念|慢活時代

有人說,千禧年前後是香港樂壇由盛轉衰,國際影響力退減的轉捩點。可不是嗎,羅文、張國榮和梅艷芳這幾位當時紅遍東南亞的歌手分別在二○○二及二○○三年離世,而陳百強及黃家駒早於一九九三年走完了他們短促人生。我們沒法想像,如這些光芒耀眼的巨星今天還在,香港樂壇會是甚麼光景。所以我們能做的,就只有懷念。

今年是羅文逝世二十周年,我們懷念他,不止於他個人,而是他代表的整個年代,以至我們一去不回的青春歲月。他的聲線在今天聽來無疑十分「古典」,因為他是最後一個沿用粵曲腔口唱流行曲的人,同期還有鄭少秋,而更早的是鄭錦昌。這種腔口講究紥實的丹田運聲,音質渾厚高越,絕少用假聲,跟今天一眾男歌手動輒用假聲的唱法有很大分別。現場演唱,歌手的一大挑戰是要配合並駕馭整個樂隊,能做到的歌手不多,羅文就是其中的佼佼者,所以他的表演最適合由大型管弦樂團伴奏,以彰顯他唱功的恢宏氣度。

為了紀念「籮記」,陳淑芬、蕭潮順及葉潔馨幾位樂壇及娛圈大哥大姐將於十月中在紅館舉辦一場盛大的音樂會,門卷收益扣除成本將捐贈慈善機構,生前樂善好施的羅文相信也會感到欣慰。演唱會由多位不同年代的歌手演譯他的經典作品,包括容祖兒、張敬軒、陳潔靈、林志美及鄭欣宜等,都是義務演出,十分難得。我期待知道,羅文的名曲多不勝數,歌單如何敲定、哪一首讓誰來唱、由女歌手演譯效果又如何?他們只演一場,而且為了普惠大眾,定價不高,所以門票一定十分搶手。香港的表演事業近期開始復甦,聽演唱會有很多選擇,但這個紀念羅文的音樂會,我是不會錯過的。
楊立門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