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一起修復消失的蠔礁

  下白泥是香港有名的日落觀賞聖地,這天「呂志和獎」團隊一早來到一望無際的泥灘,不是看日落煙霞,而是支持「持續發展獎」獲獎者大自然保護協會(TNC)的義工活動,協助清理昔日養蠔業遺留的水泥柱。
  本港的養蠔業盛極一時,以往蠔民多在近岸淺灘豎立一枝枝水泥柱,讓蠔苗依附生長。發展至八十年代,隨著技術進步,蠔排養殖逐漸取代了舊有的養殖方式。那些沿用多年的水泥柱只能默默「退休」,漸漸被人遺忘。於是越來越多的野生蠔依附在上面,再混雜各式各樣的垃圾,體積越發龐大。若放任不管,可能會盤踞整個泥灘,威脅其他生物的生存空間,當中包括有著「活化石」之稱的瀕危物種馬蹄蟹。
  蠔本身是大自然的寶物,它能淨化海水,而蠔礁結構表面面積較大,可供小蝦、小蟹棲身,體型較大的魚類、雀鳥也會從中覓食。此外,還能為海岸線提供天然屏障,減少侵蝕。所以只要處理得當,這些廢棄的水泥柱就能變廢為寶。
  TNC於是開展義工計劃,清除泥灘上的垃圾,同時把廢棄的水泥柱移動到較接近海中心的地帶,將之重塑成接近天然結構的蠔礁。長遠而言,協會希望能騰空泥灘九成的面積,供其他物種如海草、馬蹄蟹等棲息,改善生態環境。
  這種利用大自然自身力量修復自然環境的方式,乃是「自然為本」解決方案,是TNC一直倡議的保育理念。目前,TNC在本港流浮山和吐露港水域設置兩個試點,借助蠔礁修復海洋生態。TNC深信「自下而上」(bottom-up)的實踐,讓社區一同參與,才能讓保育工作持續發展。他們與下白泥的村民保持良好溝通,發現他們深愛著這片水土。對於昔日養蠔業的興盛、村莊的熱鬧不無懷緬。TNC 和他們合作,鼓勵他們協助清理廢棄蠔田,並肩改善當地生態環境,同時協助村民開展生態旅遊和教育導賞團,活化社區同時,希望讓更多人愛上這片土地,一同守護周遭環境。
  他們的努力吸引到幾位年輕畫家的注意,他們利用一些原本要送往堆填區的隔熱板,以白泥一帶的名勝入畫,義務創作了一批大型掛畫,由鴨仔坑到稔灣路,延綿約3公里,期望途經人士能從中領略自然之美和保育的重要性。
  TNC以科研、保育、社區合作及教育項目四為一體的方式推動環境保育﹐在全球建立了逾100個海洋修復區,保護了5,000多萬公頃土地和8,000公里河流。他們把「呂志和獎」的獎金投放在多個項目,其中就包括亞太區的貝類礁體修復工作,他們預期在2022年底前在新西蘭、澳洲、中國內地及香港落實至少5個大規模項目,為貝類礁體對自然環境的益處提供科研實證,並協助當地居民以可持續的方式管理項目。
  無論理想有多遠大,有同行者一起實踐,才是成功的關鍵。TNC的經驗正是對之最好的詮釋,保育如是,世間萬事無不如是。
呂志和獎助理總經理程珍沿路可見義工的畫作,宣揚當地美景之餘,也帶出保育理念。
沿路可見義工的畫作,宣揚當地美景之餘,也帶出保育理念。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