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同音——地產商做樓宇貸款的社會問題

  當政府利用收緊或者放鬆銀行貸款和調整利息作為調節經濟活動手段的時候,叫做貨幣政策monetary policy。由於樓宇按揭佔了銀行貸款相當大的比例,政府經常會利用限制銀行貸款給予樓宇買家的比例作為調節樓價和經濟行為的一種手段。
  除了貸款比例之外,還會有一個壓力測試,這些都是要保護銀行體系和調節經濟活動。很可惜香港長久以來出現了地產商為第一手買家提供貸款。這個行為沒有受到銀行監管的法律管制。換一句說話,破壞了整個樓宇價格監管的功能。進一步削弱了香港的貨幣政策。
  從另外一個角度考慮,地產商可以趁着樓價上升,把供款的年期拖長,貸款給買家,幫助買家上樓。幾個做法,香港樓價就會愈來愈高。政府真的無能為力嗎?
  大家會問,地產商扮演銀行的角色恰當嗎?政府花了九牛二虎之力來控制利率,貸款比例,沒有限制地產商的貸款安排,原因何在?大家都摸不着頭腦!
  我們缺乏一個全面性的方法來處理這個問題,如果把銀行監管的一套,只用來對付銀行,問題沒有辦法解決。香港一個彈丸之地,樓價可以成為世界之冠,對香港並非一個福份!
  土地的供應只是組成樓價的一個因素,政府的作為,政策的使用的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
金利通科技主席兼執行董事
洪集懷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