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活時代——回憶盛宴

  拍傳記電影並不容易,特別是主角離世才十幾年,很多觀眾親身經歷過那個年代,對主角記憶猶新,並有了某個既定印象,電影內的人物景觀有多「像真」,便很難逃過他們法眼。《梅艷芳》這部電影在這方面是成功的,製作團隊精心重塑七十及八十年代香港人生活的那個世界,讓我輩觀眾穿過時光隧道,又回到青春時期最愛流連的街頭。我可能比一般觀眾感觸較深,因為我就是那一屆歌唱比賽的參賽者,影片裏那張印有「新秀歌唱大賽」標誌的評分表格,我還歷歷在目。我比梅愛芳幸運,進得到決賽,但那時剛巧獲政府聘任,便放棄了參賽資格。人的命運是一股洪流,很難抗逆,作出了選擇便要一往無前。梅艷芳也一樣,寧願放棄治療,也要在舞台上把生命燃亮到最後一刻,讓人留下最美的記憶。
  導演平鋪直敍地交代梅艷芳的一生,較少發揮創作自由,去嘗試走進梅艷芳的內心深處,給觀眾帶來一個只靠光影技術不能給予的藝術體驗。神似梅艷芳的演員絕不好找,王丹妮可算合格,但畢竟演技還是稚嫰,容易被周圍幾個老演員(甚至本身是新人的劉俊謙)搶了鏡。電影加插了幾個梅艷芳的真人片段,是聰明但冒險的手法。這些真實片段很具感染力,是戲裏重要的「催淚位」,卻有可能與導演及演員努力塑造的效果形成落差。但無論如何,這部電影誠意可嘉,值得一看。
楊立門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