榕榕細語——由污染變成貢獻

  最近偶然在網上看到一些文章,提及時裝是全球第二大污染產業,排名僅次於石化工業。大家平日不時為自己的衣櫥添置各式各樣新衣服,在一些重要的場合,總不難發現不論男女都會爭妍鬥麗,因着人們對時裝的需求,眾多品牌應運而生,從另一角度看或許流於表面和物質。的確不少人對於時裝的看法,從來都是會製造很多浪費,但這又是否無法改變的事實?
  我們試把時裝抽絲剝繭,時裝一開始是為了保護身體,但俗語有云「人靠衣裝」,能穿上一件華麗奪目的衣裳,絕對會讓人自我感覺良好,自信心自然大大提升。對於品牌追逐,從品牌的角度看,為求品質保證,不得不選用上乘材料或複雜華美的工序,自然需要用到更多資源,而消費者為買到優質產品,亦會追逐心儀品牌,這個循環就變得生生不息。後來時裝的本質開始被部份人扭曲改變,穿衣服不止於保護身體或提升自我形象,亦出現了物質化甚至是金錢掛帥的現象。
  不論大家對時裝抱持甚麼看法,其實也有很多品牌對可持續發展抱有決心,重視環保、氣候等議題,不單單展示時裝美學,亦透過發展時裝品牌,讓人知道時裝和環境氣候這個看似是對立的關係,原來也可以共融。
  Brunello Cucinelli是個意大利品牌,品牌創作總監Brunello Cucinelli先生早前提出了人類扶持計劃,並於意大利開設索羅梅奧寰宇圖書館,計劃2024年向公眾開放。圖書館包羅世界各地多種語言書籍,旨在讓普羅大眾感受閱讀樂趣,讓人置身文化殿堂。Brunello Cucinelli先生同時應意大利總理馬里奧德拉吉邀請,就人類可持續性與人文資本主義,在G20峰會分享其理念。他的種種行徑,說明了時裝品牌一樣可成為保護環境先鋒,如果以時裝角度宏觀地去看,其議題無論是間接或直接,其實都是環環相扣,息息相關。Brunello Cucinelli先生對地球村所作的努力,無形中亦令這個品牌變得更立體,更有血有肉。
  始終時裝行業是一盤生意,避免不了和金錢、物質等字眼掛鈎,但Brunello Cucinelli先生仍希望回歸時裝的初心——衣服是讓人穿着舒適、提升人的自信心和生活品質。如果能夠從根源入手,製衣的物料可持續發展的話,便能解決很多原材料浪費所帶來的氣候問題。其實亦有不少快速時尚品牌,例如H&M、Cotton On等等,開始着力於可持續發展,選用一些可持續或重用的物料作為製衣原材料,可見可持續發展將會是未來大趨勢。
  我們是時候認真正視環境氣候等議題,在提升自身品味之餘,亦要為守護美麗的地球負起責任。畢竟時裝是全球第二大污染產業,若繼續莫不關心,不久將來便會為環境帶來不可逆轉的影響。Brunello Cucinelli的行動非常值得我們反思,到底自己是否也能為地球出一分力呢?
馮榕榕(Ruby)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