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誠勿遊——在台東看到倫敦巨石陣

  「讓你久等了!」
  颱風吹襲台灣,風雨飄搖之際,我到了台東火車站旁邊的這個卑南文化遺址公園。空無一人的綠草如菌之上,十多支高達三至四公尺的巨大石柱屹立於風雨之中,等待了我三千年。石柱頂尖被挖空了一個兩個的圓洞,石柱全部方向一致,朝着東北,指向日出的太平洋。
  「怎麼那麼眼熟?」
  對一個遊歷豐富的文明愛好者來講,不可能不眼熟:同樣的史前巨型石柱陣、同樣的圓洞指向,甚至同樣的天文密碼,還出現在相隔一萬公里之外的倫敦郊區Stonehenge巨石陣;我還去過歐洲最邊緣的小島Orkney上的布羅德蓋石柱圈,和這些卑南石柱一樣都朝向大海;以及亞美尼亞的Sisian史前巨石陣,和卑南石柱一樣石頭頂都有圓孔,方便觀察天文。
  英國巨石陣已經被圈起來,遊客不能進入,但知名度較低的Orkney石柱、亞美尼亞石柱都還可以一親芳澤,和眼前的台東卑南石柱一樣零距離接觸。如有雷同,純屬巧合,還是所有智人相同的思維模式?這些橫跨歐亞大陸的史前智人們,在三千至五千年前,放下了手上的石斧,商量結合全村之男丁,用盡方法將上噸的巨大石柱又推又拉集中到村莊中心,然後在柱頂打圓洞、測量方位,最後地上挖坑,合力豎立起來,到了夏至及冬至的那天,太陽準時會由柱頂的圓洞中升起及落下,智人們就在石柱下唱歌跳舞慶祝。
  那個洪荒時代,文字還未出現,秦始皇還未出生。台灣的東部沿岸,就出現雷同歐洲、亞洲的新石器文明,各地的史前智人們並沒有任何交流或觀摩機會,但就各自仰望天空思索,找尋上帝,然後不約而同地,紛紛豎立巨石柱,不是巧合,而是地球村民同源同種的最早證據!
項明生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