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閱旅途——以魔法突破障礙西澳Biodynamic葡萄酒

  上文提及西澳瑪格麗特河葡萄酒,雖然釀酒歷史短,卻是很有特色的葡萄酒區。這一帶距離印度洋只約九公里,屬典型地中海氣候,夏季及冬季溫差不大,土壤和濕度非常適合葡萄生長。
  記得以往每次到西澳,也會預留一、兩天到酒莊去。瑪格麗特河連綿約五千五百公頃的葡萄園,約有近二百個酒莊,有趣的是,這些酒莊大部份均屬家族式經營,一代傳一代,各自有釀製葡萄酒的傳統及心得,不同酒莊的葡萄酒均帶有強烈獨特性。即使莊園相鄰、用上同品種的葡萄,酒的口味卻各有個性。更值得一提是西澳不少葡萄酒莊園會採用有機種植、可持續發展方式,甚至是Biodynamic方式種植葡萄與釀酒,堪稱是最特別的地方。
  Biodynamic常譯作生物動力法,這種耕種方式在一九二四年由奧地利哲學家Rudolf Steiner提出,其主張這種植方式除了採用天然材料、不用任何農藥或人工添加劑,更要把土地及當中的生物視為一體,並藉宇宙間的能量平衡,來提升植物的能量,注重人類與萬物跟自然共生的關係。
  以生物動力法種植葡萄時,會利用土壤及環境中的生物多樣性及互動作用,為土壤提供養份以提升生機;有些葡萄園主甚至會參考月亮及星宿位置、自然氣侯、降雨及日照等來定耕作週期;採收時,生物動力法的葡萄須全部以人工採收,釀造時也要以葡萄皮本身所含的酵母來發酵。因應環境多變,釀出來的葡萄酒往往能變化出複雜有趣的口味,所以有Biodynamic認證的葡萄酒,常會帶來有趣獨特的驚喜。
  我曾到西澳拜訪過採用生物動力法的葡萄酒莊園,在瑪格麗特河區更有導覽團專門帶遊客到多家釀製有機葡萄酒及生物動力法葡萄酒的酒莊試酒,可謂特色的品酒之旅。 (www.joannecheuk.com)
卓文慧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