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談——打針也難望生活復常

  政府在電視大賣廣告,說快點打針,快點過正常生活,推動大家去接種疫苗。這讓很多人產生了一個期望,就是只要夠多人接種疫苗,產生群體免疫,大家就可過正常生活,可以出境旅行,恢復社交,重啟經濟。接種計劃在今春開始,只要大家肯合作,最快暑假就見效,年尾經濟就會復甦。我第一時間作出響應,一早已經去打了兩針。但隨着近日疫情的發展,情況未許樂觀,前述大有可能只是一廂情願。
  近月,世界各國接連出現病毒變種,印度疫情更出現大爆發,出現單日三十萬甚至四十萬宗確診個案。近日,香港也出現變種病毒的輸入個案,更造成了一個社區傳播鏈,讓政府大為緊張,甚至一度要把出現變種病毒個案的大廈,整棟大廈居民隔離二十一日,頓時人心惶惶,大家慌忙在社交群組討論,二十一日「流流長」,要帶甚麼物資入檢疫營,才可應付生活所需。
  也有朋友在社交群組中鬧爆,打了針仍未能出外也罷了,鄰居有確診個案,打了針、冇打針統統一律隔離二十一日,那麼打針來做乜?雖然政府最後改了隔離要求和安排,不用整棟大廈居民都要隔離,且打了針可以減七日,雖說撥亂反正,但卻迴避不了一個事實:那就是因為病毒變種,即使打了針也沒有保證,隨時一樣會中招,政府對此都沒有信心。
  若然如此,那就難以寄望靠打針,可以讓大家恢復過正常生活。在疫情反覆和病毒不斷變種下,有些行業如旅遊、跨境交通等的重啟,可能遙遙無期。
蔡子強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