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潮——把好關

  做「把關人」責任重大,為了更有效保障未成年人在安全健康環境下快樂成長,有效實踐《國際兒童公約》及提早落實「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16.2」,終結對兒童任何體罰,我們要對五歲女童遭父母虐待至死慘案作出反思,為了「把關人」有法可依,如在同一住所居住的成年人、有照顧責任的專業人士等能依法舉報懷疑個案,早發現、早介入扶持尋求庇護的兒童、需要幫助的家庭,社會做了甚麼?
  早前提交的《保護兒童及少年(修訂)條例》有可進步空間嗎?在輔導、教育及案件分流的支援上我們還可做甚麼?我們願意加強「兒童事務委員會」的法定地位及權力、或成立有關的「兒童事務專員公署」來捍衛兒童權益嗎?周邊的「把關人」或兒童少年自身求助舉報,有標準表格方便大家嗎?可開發有關網站web app嗎?有否做更多的大數據分析及研究作科學性精準解決問題?
  要做好「把關人」,嚴厲打擊罪犯,悉心培育、保護兒童權益,完善有關法規,刻不容緩。
律師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
陳曉峰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