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之欄——後來居上

  一年已盡,各行各業都盤點成績。去年本地新股市場活躍,不少公司上市,而且成績甚佳,當中由京東集團分拆出來的京東健康(見圖),年底以七十元左右招股,到年尾升越一百五十元大關,無論上升速度和幅度在去年都名列前茅,四年前由京東過檔的首席執行官交出了亮麗功課。
  剛過去的一年,網上醫藥股表現普遍跑贏大市。現時市場認為有三大網醫股:平安好醫生、阿里健康和京東健康,結果京東健康市值大幅攀升,暫時頗有後來居上的味道。
  京東健康為何能夠跑出呢?主要與其經營策略有關,平安好醫生有平安保險支持,發展偏向網上醫療,京東健康和阿里健康偏向賣藥,論營運規模和效益,京東略為佔先,於是登場後大受抬捧。
  當年由京東接棒負責發展網上醫藥的辛利軍,曾協助集團在網上營銷家電,成功後又進軍服裝市場,之後再轉到專責醫療健康的附屬公司擔大旗。
  市場認為目前的網上醫療,賣藥前景比較明確和易掌握,令其估值較高,同時內地和外國相似,逐漸走上醫藥分家的模式,這對賣藥的企業發展有利,京東健康因為看準這個趨勢,活躍用戶很快達到七千多萬,在市場追捧大熱概念,遂成功突圍而出。
本欄長刊於《星島日報》專欄版
《星島日報》社長
蕭世和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