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是非——白石牛仔褲

  挑選稿子照片,遍尋不獲Kingston唸高中於尼亞加拉大瀑布旁拍下,身穿細緻印度薄棉Tunic罩衣;感受世上至Fine埃及與印度比絲還要細滑之一的棉質,購自彌敦道White Stone「白石」,如沒弄錯位置該是今天恒隆中心,初中年代至愛遛達的店子。尋不着,只好Plan B應用穿上也是白石購得李小龍式背心及Bell-Bottom牛仔褲( Lee?)拍下的照片。
  那些年,潮店有數得計,印象模糊還有永安閣(Joyce Ma前身?),在陳氏姊妹的鱷魚閣買過幾個希臘土產粗羊毛編織的肩包與皮帶編的涼鞋。
  有賴香港大學(當年)學生許冠傑主持TVB明珠台《The Star Show》,家人認為雖然小小飛仔、重要港大正氣,上中學後即自決去信電視台拿取參觀節目拍攝入場券,配備適當牛仔褲與當年稀罕日本純棉印花T-Shirt,感覺有型地出席。
  十二、三歲一整套Levi’s牛仔褸與褲並正牌法國鱷魚仔血紅Polo Shirt;那是父親的穿衣技巧的引領。緊接,自決衣服造型,有賴父母DNA,十四歲前已經六呎高(一米八三),幾乎沒有少年期,瞬間被誤認為青年,滿十二歲前的巴士半價收費經常被賣飛佬質疑!
  無端白事翻開陳年潮店地圖與Pandora Box,有賴朋友司徒衛鏞即將推出新書《回憶的味道》,舊時人、事、物老鬼統統出籠,配合楊凡給香港寫的情書《繼園臺七號》,懷香港舊的情懷一下不可收拾,瀰漫一片舊時飛機掠過九龍城天空的風景。
鄧達智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