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潮——再闖靈會山

  疫情未退,行山運動依舊。兩星期前由鳳凰徑八段近大浪灣村起步,轉羌山郊遊徑登靈會山頂,再沿鳳凰徑五段前行,轉到八段返回起點。猶記得今年夏天已計劃走同一路線,但當天氣温高達三十三度,因為氣温太高結果大隊沒上靈會山,就在山腰處往右折。不過回頭段要走幾公里水泥引水道,路面散發太陽幅射,上蒸下焗,那幾公里路殊不好走。我們的領隊是個不服輸的人,結果藉入秋氣温最高只有約二十七、八度,一干人等再闖靈會山。當天走這段路時非常快意,金風送爽,走在山脊上極目四望,左方是大澳,右方是水口村。更吸引的是遍山芒草實在迷人。
  入秋時大嶼山的幾個山頭,遍布芒草,這幾個星期熱門的幾條路線,滿是到賞芒草的人。據報章圖片所見,可謂絡繹於途。亦有報導說有人摘了好些芒草帶回家。香港人很奇怪,說自己喜愛行山,又熱愛環境保育,郊野公園是半寸不能佔用作其他用途。但偏偏不少人卻又會攜來大量垃圾隨手就丟,不自己帶走。見到吸引的花木會順手帶點回家。又喜歡「爆林」自己開闢一條新路或捷徑。殊不知所謂「路係人行出嚟嘅」經重複又重複之後,會引至山坡水份流失,亦屬破壞環境行為。
楊振耀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