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富連城——香港料成新經濟股上市地
2020年上半年,雖然新冠病毒大流行,但是中國內地和香港新股上市繼續表現強勁。
港交所完成兩宗中資科技品牌的超大型第二上市項目後,晉升至全球新股融資額第三位,上海證券交易所更穩守全球領導地位,再次超越紐約證券交易所和納斯達克。
由於疫情於歐美仍未平息,大量資金流向大中華地區尋求投資目標,為各行業進一步成長帶來融資機遇。
中國內地2020年上半年受到科創板新股發行的推動,預計錄得117宗IPO融資1381億元人民幣,較2019年上半年的64隻新股融資604億元人民幣,分別增長83%和129%。
內地科創板高速成長,成為許多創新企業,尤其是科技、傳媒及電訊、醫療與醫藥行業企業的上市樞紐。
筆者認為,中美關係緊張及政策的不利發展,使中資企業重新思考其長期融資選擇,間接壓抑中國企業於美國IPO活動。
自中美貿易戰開始,美國針對外國企業上市的法案進行修訂,同時中國和香港亦有多項改革,以鼓勵更多中資科技企業到內地和香港市場上市。
當中包括同股不同權公司和第二上市公司,將被納入香港恒生指數、新股發售機制能夠縮短由定價至上市時間、內地明確紅籌企業上市規則,以及香港或推出企業持有不同投票權的《上市規則》等,將使內地和香港更具競爭力,成為更多中資企業的理想上市地。
馮南山
港交所完成兩宗中資科技品牌的超大型第二上市項目後,晉升至全球新股融資額第三位,上海證券交易所更穩守全球領導地位,再次超越紐約證券交易所和納斯達克。
由於疫情於歐美仍未平息,大量資金流向大中華地區尋求投資目標,為各行業進一步成長帶來融資機遇。
中國內地2020年上半年受到科創板新股發行的推動,預計錄得117宗IPO融資1381億元人民幣,較2019年上半年的64隻新股融資604億元人民幣,分別增長83%和129%。
內地科創板高速成長,成為許多創新企業,尤其是科技、傳媒及電訊、醫療與醫藥行業企業的上市樞紐。
筆者認為,中美關係緊張及政策的不利發展,使中資企業重新思考其長期融資選擇,間接壓抑中國企業於美國IPO活動。
自中美貿易戰開始,美國針對外國企業上市的法案進行修訂,同時中國和香港亦有多項改革,以鼓勵更多中資科技企業到內地和香港市場上市。
當中包括同股不同權公司和第二上市公司,將被納入香港恒生指數、新股發售機制能夠縮短由定價至上市時間、內地明確紅籌企業上市規則,以及香港或推出企業持有不同投票權的《上市規則》等,將使內地和香港更具競爭力,成為更多中資企業的理想上市地。
馮南山
最Hit
打風|周末雙風會 熱帶氣旋加東北季候風夾擊 10.21吹七級風 兩區低見19℃
2025-10-15 16:08 HKT
外籍老師拍片試食香港小店 被網上起底攻擊「無禮貌」 哭訴遭解僱 網民反應兩極:咎由自取VS網絡欺凌
2025-10-15 15:47 HKT
不小心過馬路案審足91日 辯方告法官主控索償2140萬
2025-10-15 03:00 HKT
果籃專家教分辨真假「日本」香印!留意顏色/大小/外觀等5大特點 網民認同1點最易分:日本貨獨有
2025-10-15 17:29 HKT
老字號酒樓逆市擴張!全新副線開張優惠 長者$2茶位/$18.8酸菜魚
2025-10-14 14:33 HK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