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熱話——利寶閣集團 打入O2O新經濟模式

  食是一門藝術,對利寶閣主席陳振傑而言,食亦是一門生意。由零開始創立利寶閣中菜館,歷經22年,陳生一手打造的餐飲業務跨越中港兩地,至今飲食集團於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01869.HK),近年更積極拓展內地業務,在新經濟體下開拓一片飲食天地。
  作為飲食業界的老行尊,上世紀七十年代陳生由廚房做到樓面,由打工至1998年於銅鑼灣開第一間利寶閣中菜酒家,至2013年進軍大灣區飲食業,落戶深圳,至今港深兩地已有12間食肆,而且集團於2016在香港聯交所創業板上市,及後2年更於主板上市。
  陳生直指他們是策略性將店舖主打中高檔市場,要成功除了選址在地標購物商場或黃金地段的商業綜合大廈外,還是需配合優質食品、合理價格、優雅舒適環境等經營方針,但要得到食客支持,市場推廣亦是不容忽視。他解釋:「當年一講中菜飯宴主要是食鮑參翅肚,所以我做中菜館便一心一意要做中高檔。開業初期,菜館不為人所熟知,於是引入當年還未流行的DM(Direct Mailing),將優惠券寄到鄰近一帶的高尚住宅,以少少優惠引來他們的光顧,因而奠下了一批『老顧客』。」

引入科技 迎着時代步伐
  現在走入科網年代,傳統的飲食業亦不能例外,陳生說:「去年以『利寶閣』品牌進駐深圳『盒馬鮮生』,開展實體店加網上訂購平台的新零售模式,進軍內地迅速增長的餐飲外賣及送餐市場,今年年初更收購了於盒馬有32間店中店的『上海新玖記』,進一步拓展銷售版圖。」合作模式是在門店銷售「利寶閣」現場烹製的港式燒味餐食,而盒馬鮮生則為利寶閣提供線上線下平台及技術支援,包括營銷推廣、網上銷售、配送服務、開發潛在客戶、建設線上到線下(O2O)的渠道等。
  他還說:「現時年輕一輩都流行這種O2O消費模式,所以我們都要將食品零售化,而盒馬提供的配送鏈,包括保溫最快30分鐘送達、每日首單免配送費等,都促成了我們餐飲外賣送餐的市場。在近半年的疫情下,內地線上與線下旳銷售比率更達至六四比,我們更計劃增推點心、湯水等食品!」

危中發掘機遇 拓展業務
  談及內地的食品零售化成功模式能否帶至香港,陳生不禁搖頭表示:「香港要做到同一模式,首先要解決運輸,起碼盒馬是每日首次免送貨費,所以特別吸引人去試,從而慢慢讓人養成網上訂實體即日送的O2O新消費模式。」陳生補充指:「集團在香港主力是做中菜館,所以要在港起動食品零售化,便要認真計計數,畢竟香港做飲食業,人工與租金佔過半的經營成本。」
  面對香港飲食文化的轉變,陳生無言指:「以前香港人食中菜,一夥人都會叫鮑參翅肚,可現在點菜都會較為實際,甚至炒麵飯便是一個晚餐,所以中菜館生意更艱難。」正因如此,利寶閣屢屢都有新點子,讓中菜變得更有時代感、新鮮感,除了推婚宴中式自助餐、特色宴席之外,去年曾推出任食奄仔蟹推廣,早前又推出任食片皮鴨推廣,而現時亦有任食點心推廣。陳生解釋:「雖然任食看似對食客較着數,可是對菜館而言,人工、租金等都是固定成本,多一個客都會是多一分收入。尤其處於現在疫情之下,自己為店舖想點銷售策略,都算是逆境求變。」
  對於今年的疫情,陳生有感是他從商以來的最大危機,「過去,2007、08年金融海嘯,集團趁機開第二間分店,2001發生9.11事件時我們亦新增奧海城店,就是2003年沙士病毒肆虐,生意稍有下跌,但對整體亦沒大影響,可是今次疫情,菜館的生意不容樂觀!」不過他旋即笑語「有危有機,有人的地方就有飲食」,那怕現在吹着熾熱的寒風,只要堅持、花多點心思、仔細計劃盤算,機會總是會有的!
Jacky哥


■香港的飲食業,只要做到材料靚,加上有手藝、有心思,再有科技的支援,是有機會走入新經濟的。
■香港的飲食業,只要做到材料靚,加上有手藝、有心思,再有科技的支援,是有機會走入新經濟的。
■利寶閣集團由創業板轉主板上市,利寶閣集團主席兼行政總裁陳振傑出席儀式。
■利寶閣集團由創業板轉主板上市,利寶閣集團主席兼行政總裁陳振傑出席儀式。
更多文章